三沙|晋卿岛现状:森林覆盖率超90%,现代基础设施健全( 二 )


在岛上 , 还曾经出土过铸有“圣宋元宝”字样的北宋年间铜钱 , 可见在宋朝时候这里就已经有过一定规模的贸易交流 。
随着来岛的人越来越多 , 人们往往也都能在这里得到自己所需求的财富 , 于是有人在岛上盖起了两座小庙 , 并刻上“有求必应” , 以感谢上天给他们的馈赠 。

晋卿岛
名字的由来有细心的人会发现 , 晋卿岛的名字与周边的金银岛、珊瑚岛等岛屿的名字不同 , 没有根据岛屿的特点命名 , 那么“晋卿”的名字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其实 , 晋卿岛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 。
清朝末年 , 饱受西方列强压迫之苦的满清朝廷急于寻求方法改变现状 , 发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 建立了福州船政局 。
1871年 , 从福州船政局出厂的以伏波将军马援命名的“伏波号”正式为国效力 , 开始巡游南疆 。
此后 , “伏波号”屡建战功 , 包括参战中法马尾海战和驱逐入侵台湾的日本舰队 , 而正是这次驱逐事件使日本痛定思痛 , 从此大力走上大力发展海军的道路 。

“伏波号”
1909年 , 重新修复并加装重炮的“伏波号”赶赴西沙 , 奉命驱逐盗采鸟粪的日本商社 。
这是我国近代海军建立以来第一次巡游南海 。
广东水师提督李准 , 在“伏波号”途经这座充满生机的绿色小岛时 , 为它命名为“伏波岛” , 并立碑“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 , 在岛上竖起了黄龙旗 。
这是它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 , 也是西沙群岛上第一次飘扬起祖国的旗帜 。

李准像
时间到了民国时期 , 由于法国人从殖民地越南渡海 , 强占了我南沙群岛九座岛屿并加以命名 , 民国政府开始对南海诸岛开始重新命名 , 由于当时改名是对照外文称呼的汉译 , 于是“伏波岛”被重新命名为“都兰荞岛” 。
1947年 ,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民国政府以中文再次为南海众岛屿重新命名 , “伏波岛”正式更名为“晋卿岛” 。
“晋卿”之名 , 是纪念永乐皇帝朱元璋时期的海上强国三佛齐国国王施晋卿 , 联合郑成功打败海上巨匪陈祖义 , 保当地百姓一方平安的功绩 。
然而 , 这样的一座蔚蓝大海上充满生机的绿色小岛 , 也曾经被迫一度荒废 , 不是因为大自然带来的灾害 , 而是因为人为的灾祸 。

晋卿岛
一战定乾坤1956年 , 法国殖民者撤出南越 , 对我国南海觊觎已久的南越当局借机侵占珊瑚岛 , 并伺机准备继续向周围扩散 。
1974年 , 我国与苏联交恶 , 将战略防御重点投放在北方 , 并没有大力发展南海舰队海上力量 。
南越当局趁机侵占我西沙群岛 , 不仅派出军舰北上 , 而且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 , 并炮击甘泉岛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