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花费5万美金,死亡率1.6%,登一次珠峰值不值?( 二 )


商业背景下 , 登山者们可以借助夏尔巴人作专业向导 , 依靠他们的力量运送物资、享受全程照料等服务 , 但在8000米高度 , 面对瞬息变化的天气 , 再专业的向导 , 救援也会束手无策 。 最终在世界最高的地方你依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孤独向上 , 在陡峭的冰层上挥动冰镐、借助冰爪行进 。 彼时一次天气的简单变化或一个小小的疏忽 , 就会让人失去生命 。

登顶的荣耀 , 迷人又致命
自人类首登珠峰以来 ,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 全世界的登山者前赴后继 , 人们无一不渴望站在顶峰感受壮丽与辽阔 。
同时 , 随着科技及装备的进步 , 商业元素的侵入 , 珠穆朗玛峰这座原本遥不可及的最高峰在人们眼里逐渐变得不那么神秘 , 有些人甚至误以为只要钱到位 , 谁都可以登上去 。 大量业余登山者涌入 , 很多业余登山者没能很好地掌握登山技能 , 而仅仅依赖于登山向导 , 同时高估自己的身体状况 , 导致近年来意外频频发生 。
“登顶的荣耀 , 迷人又致命” , 陈学斌死了 , 他的队友 , 此次成功登顶的老乡樊黔说 , “任谁出问题都不会是陈学斌 , 他在整个队伍里面身体素质最好 。 ”友人们眼中的陈学斌 , 体能很好 , 登山经验丰富 , 性格直爽开朗 。 然而即便有着如此旺盛生命力和丰富经验的他 , 在世界之巅 , 生命也就此戛然而止 。
“我想告诉后面的登山者 , 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勇气共存 。 ”陈学斌的另一队友 , 两次登顶珠峰失败的潘正胜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 , 很多成功者会感谢当时的坚持 , 但也有像他这样的失败者 , 在经历生死以后 , 庆幸选择了放弃 。
是的 , 山就在哪里 , 所以去攀登 , 但不管登山是为了什么 , 没有任何人值得死在那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