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她做的香包,绝美入非遗!( 二 )


文章图片

来到 井老师母亲曹凤英手上 ,香包则被赋予更多寓意 , 让曹氏名头更上一层 。
井秋红老师 ,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 , 从小泡在外祖父的药粉里长大 , 又继承外婆、母亲的针活功夫 , 愿让 “曹氏香包”这块招牌走出徐州、被中国人看到 。

《鸳鸯戏水》《松鹤牡丹》等香包作品连年获得“徐州香包作品大赛”金奖
作品入选了徐州香包博物馆 , 被当成研究民俗文化的范本
苦于当下远游受限 , 很多朋友不能到当地领略 曹氏香包的妙处 。
这不 , 我们预定了适合夏季的这批曹氏香包夏季瓜果系列: 小草莓、小粉桃、小石榴和小鸭梨4个款式 。
希望这些小物件 , 能让你在城市之中 , 回归乡野自然 ,拂去烦绪 , 放松身心 。
母亲|她做的香包,绝美入非遗!
文章图片

此外 , 还有 可爱的小熊猫、恰合端午节的粽子香包 。
母亲|她做的香包,绝美入非遗!
文章图片

很多人觉着:香包嘛 , 不就是把香料装到小袋子 , 不是一项技术活儿 。
所以 , 当初井老师接受临终母亲的期许 , 传承曹氏家业时 , 很多人不理解 。
还有人直说:“放着 中心化验室主任的铁饭碗不要 , 非要去做没意义的摆摊生意 。 ”
“从图案设计、到香包刺绣、装药粉 , 最终成型 , 其实步步都是心血 , 我没法一心两用 。 ”
从14岁开始在母亲那儿学艺的井老师 , 深谙 每个手作品来之不易的道理 。
母亲|她做的香包,绝美入非遗!
文章图片

“剪布、缝制看起来毫不费劲 , 其实门内人就知道这要学多久 , 才能做出样子来 , 也不怪徒弟会陆续离开了 。 ”
她的大拇指 , 也因常年拿握剪刀 , 而长出了厚厚的茧来 。
忧心之余 , 她也挺乐观: “东西美了 , 又好用 , 自然会吸引人 , 会有更多人想学 。 ”
井老师14岁时 , 自己亲手做成的香包 , 是一串小葡萄 。
多年磨砺 , 她制作水果香包的手艺已然炉火纯青 , 成了曹氏的一道绝活 。
当地人跑来店里入手香包 ,选的往往也是应季的水果香包 。
看这小桃子 , 栩栩如生 , 竟连水蜜桃上特有的细绒毛也做出来 , 仿若天成 。
再看这多籽石榴 ,井老师缝制好形状后 , 直接在上面手绘涂色——
紫、红、绿、黄……深者似石榴皮厚处 , 浅者则薄皮而现籽多 ,过度自然 , 可见匠人手工之妙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