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重庆:创新让“博物馆的力量”充分释放( 二 )


“首先是机制创新 , 我们摸索出一条‘博物馆+高校+企业’结合的路子 , 三方合力产生了1+1+1>3的效果;其次是产品创新 , 以大溪遗址文创开发为例 , 我们通过产品迭代良性循环 , 文物得到更好活化 ,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 ‘博物馆的力量’也得以彰显 。 ”池林说 。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表示 , 博物馆文创要以文创传播文化为目的 , 既吸引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 , 又实现博物馆的文化辐射 。 近年来 , 该馆年均开发文创产品10余种 , 2021年十二生肖水晶内雕、2022年的恐龙口罩等文创产品都好评如潮 。
文创开发的重要意义已成重庆文博界共识 。 2020年7月 , 三峡博物馆等十余家在渝文博单位联合成立三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 , 就文博创意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 , 取得不少成果 , 包括云阳博物馆“江上风清”系列、夔州博物馆“诗哥天团”系列、忠州博物馆“良玉·良遇”系列等产品都广受好评,让博物馆变得更加亲切、亲民 。
教育活动助推文物资源“活”起来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正在从过去的单次化、碎片化、讲解化过渡为现在的系统化、系列化、趣味化 , 从过去主要关注孩子到进一步关注全年龄段的观众群体 。 ”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副主任邱小玲表示 , 创新基于理念的更新和数据的支撑 , “我们分析了到馆数据 , 18-40岁人群占40%以上 , 同时还有大量老年人 。 成人对博物馆的需求不容忽视 , 我们要思考以创新的高质量文化供给和精细化服务 , 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 ”
2021年5月 , 三峡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率先推出《手说史物》 , 通过35个手语视频 , 让聋哑人也能感知到文物;2021年重阳节 , 该馆联合养老院开展“画说重阳奉茶敬老”等活动;2022年 , 又依托丰富的馆藏中国画资源 , 尝试推出成年人书画启蒙培训班 。 深入社区、乡镇送展览 , 开展相关文博教育活动也是该馆的常规服务之一 。 通过研学、教育活动 , 既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功能 , 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 助力了乡村文化振兴 。
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重庆自然博物馆通过开展“化石小猎人”“缙云识草记”“两栖特战队”“飞羽寻踪”“小小博物馆学家”“自然科学小侦探”等研学主题活动 , 引导孩子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 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 培养了孩子的科学家精神 。 另外 , 该馆还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 探索夜间开放 , 开展“科学之夜”“神兽奇妙夜”“环球动物奇遇记”等博物馆夜探夜宿科普活动 , 趣味无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