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三 )


它们不像江南园林的窗景 , 秀秀气气 , 影子斑驳在墙上 , 素净文雅 。 相比之下 , 这里的窗和影大红大紫 , 稍显“俗气” 。
后来才知道 , 彩色玻璃窗就是岭南园林中最特别的景 。 透过这扇窗 , 能看见东方西方两个世界 。

从前 , 这里是蛮荒之地 , 所以受儒家文化影响没那么大 , 加上临海 , 所以能融入了不少西洋的造园艺术风格 。
这一处的雕花玻璃和柱子 , 好似有巴洛克的风格 。 那边一扇的拱形门窗 , 依稀带着点罗马风味 , 就连很多小池 , 也是有规律的几何形态 , 而不似江南 , 亭台楼榭枕在河上……
园内的沐英涧有八块蚀刻金片玻璃 , 刻下了清代时候的羊城八景 , “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波多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归”、“石门返照” 。
还有一排嵌在花格窗上的彩色玻璃 , 名字叫“四季” 。 因为从绿、红、黄、白玻璃看出去 , 园中草木就蒙上了春夏秋冬四种颜色 。


在余荫山房的八角亭也有这样的一扇窗 。 因为岭南常绿 , 夏日太长 , 而园主偶尔想念北方的秋冬 , 便特意在窗户用上彩色玻璃 。
隔着蓝玻璃 , 便向外看见了严冬瑞雪 , 从红玻璃看 , 小院里枫叶满枝 。 而把窗推开 , 就是平时的春夏景色 。
岭南园林的春色 , 就像从彩窗透过的光 , 斑斓着、跃动着 。 就算岭南长青 , 透过园里的窗子 , 你也能看见季节变换 。 它像个魔术师 , 让你久居晴暖日 , 可见四时景 。

巴蜀园林
曾经去过杜甫草堂的人 , 也不太相信自己这就算感受过一次巴蜀园林了 。
如今的草堂 , 经过了多次的重新修葺和扩建 。 尽管如此 , 最核心的还是茅屋故居 。 园里尽是茂密竹林 , 路过清碧的浣花溪 , 穿过花径红墙 , 竹篱围栏背后 , 就是草屋了 。 白茅屋顶 , 墙上还有些许草泥 。
谁能想到这般朴素简陋的草房子是园林的一部分?跟那些雕梁画栋的精致园林完全不一样 , 简直就是一间农舍 。 好像一位是久居深闺的官家小姐 , 另一位是穿着粗布的农家姑娘 。

可就是这样一间小小草屋 , 才会让人感到几乎绝对的放松 。 一切日常烦乱 , 被屋前的浣花溪洗涤了 , 心中浮出一分怡然 。
屋前溪水潺潺 , 门前苍苍翠竹 , 一靠近茅屋 , 好像眼睛都清凉凉的 。 “细雨鱼儿出 , 微风燕子斜 。 ”溪里的鱼儿来去自在 , 偶尔吐着泡泡 , 忍不住想喂喂它们 。
不由得想起王维诗里的田园 , 还有他的乡间别墅;幻想杜甫曾在这附近的农田 ,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


甚至还在期待自己的老年后 , 是否也能拥有杜甫一般的心境 , 哪怕经历流亡、被捕入狱 , 也会心怀春天 , 找一个这样的乡野 , 种菜、写诗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