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为什么一季度旅游出行数据不可信?( 二 )


其二 , 这些城市距离国内主要客源地较远 , 大部分游客都要走航旅 , 航旅数据精准不易造假(人次精确到个位) , 空港数据(考虑到吞吐可以近似除以2)也就更接近实际游客量数据 。
其三 , 这些城市在第一季度本地疫情较少(只有版纳在1月有小疫情) , 因此一季度的客流下行更多是由于客源地的原因 , 而不是本地“静态管控”的原因 。
其四 , 远途旅游才是旅游消费的主力 , 同样一次旅行 , 耗费的时间和金钱都远大于近途周边游 。 如果说一人远途旅行往往会花费几千上万 , 而一次近途周边游可能只花几十、一百块买门票和过路费 , 对社会消费和就业的拉动完全不成比例 。 如果远途游人次跌得惨 , 那么全国旅游消费总额会跌得更惨!

旅游数据应起到的作用
笔者认为 , 旅游数据起码应起到以下作用 , 才是对得起研究资金和投入人力的合格数据 。
1、对国家而言 , 旅游数据应反映行业真实现状 , 即使是惨烈、负面的现状 , 作为国家制定相应政策的依据 。 如果旅游业收入还能逆势增长 , 那何必要政策扶持呢?
2、对业内企业而言 , 旅游数据是进行投资和经营决策的行业趋势参考 , 与之相关的往往是单体造价几十亿、上百亿的文旅项目投资 , 以及光一个项目就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 。 如果因数据失准 , 造成投资决策失误 , 那么造数据的机构是否负责赔偿损失?在景鉴智库咨询过的项目中 , 已经看到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 前策时形势一片大好 , 建成后经营一片惨淡 。
3、对广大受众而言 , 旅游数据应便于理解 , 与公众切身感受相近似 , 这样才能维护数据的权威性 , 不易受到各方质疑 。 而不是事后再请各路“专家”捣鼓一堆解释来掩饰数据的失真 , 洋洋洒洒一大堆文字 , 每个字都认识 , 但放在一起却完全不知所云 。
旅游数据的定义和口径问题
1、旅游不应成为一个伪学术
旅游是一个日常的、自然的行为 , 就和吃饭、穿衣、工作一样 。 你会问别人什么是吃饭呢?这就叫“脱裤子放屁” 。 可是旅游界里却有些“专家”喜欢捣鼓什么是“旅游” , 还整出了个专业定义 ,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物理学家 。
旅游业是一个传统商业行业 , 更应遵循它的经济规律 , 研究行业经济特性 , 才能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 让这个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 而不是头顶一堆抬头 , 研究一些不知所云、也毫无意义的课题 , 来体现学术性 。 简直是浪费经费 , 浪费粮食 。
2、旅游数据统计口径应该合理、公开、一致
什么是合理?就如我前面所说 , 应该便于理解 , 与实际感受近似 。 应该用高效合理的统计手段 , 尽可能把统计中的一人次接近于真正的一个人一次的旅行 。 如果把一次旅行 , 上飞机算一人次、坐上汽车算一人次、酒店住一晚算一人次、进个门票再算一人次、买个小项目门票又是一人次 。 这样反复的重复统计后 , 数据还有什么价值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