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大美边疆|守望“高原精灵”( 二 )



这是在保护区内拍摄的藏原羚 。 新华社记者格桑朗杰 摄
“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20世纪70年代 , 随着羌塘南部人口及家畜数量的快速增长 , 牧民向羌塘腹地的无人区搬迁 。
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 , 野生动物数量的恢复性增长让当地群众犯了难 , “这往后人、草场和野生动物三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化解?”
数据显示 , 1990年以来 , 羌塘高原87%的家庭经历过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 其中包括雪豹、棕熊等野生动物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发难” , 以及日益凸显的草畜矛盾 。

一只藏北的野狼 。 新华社记者觉果 摄
为破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难题 , 让部分牧民到海拔较低的地方过更舒适的生活 , 给野生动物腾出“家园” , 2018年6月 , 西藏开始实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
“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 把藏北高寒草原还给它们 , 让它们更好地生存 。 ”牧民仁增说 , 他们一家2018年从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搬迁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镇 。
人退草进 。 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逐渐形成 , 全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 , 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 。
此外 , 为更好地解决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 西藏各地先后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商业保险业务 。 截至目前 , 兑付补偿资金7.22亿元 , 实现了群众利益维护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双目标 。
“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近年来 , 西藏境内一些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到明显恢复 。 截至目前 , 藏羚羊由5万只增加到约30万只 , 黑颈鹤由不到3000只上升到8000多只 , 野牦牛、棕熊、狼、沙狐等野生动物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 西藏已累计投入121亿余元全力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 也是我国大型珍稀濒危高原野生动物的密集分布区 , 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 , 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 。

一只赤麻鸭(上)和一群斑头雁在保护区尼玛县那若塘湿地上飞翔 。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 摄
如今 , 当游客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经过时 , 不时与藏羚羊、藏野驴的美好邂逅让人喜出望外 。
【野生动物|大美边疆|守望“高原精灵”】这样的景象 , 是阿里地区先遣乡扎布管理站副站长琼努一直期盼的事情 。 他说:“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 如何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 , 是我们应当去学习和实践的 , 这也是我们留给后辈最珍贵的宝藏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