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云峰山,碑文记千年( 二 )


《荥阳郑文公碑》的书法融汇了篆书的婉转劲节、隶书的精密宽博和草书的生动流畅 , 在北魏书法中别具一格 。 康有为曾慨叹其字“如仙人啸树 , 海客泛槎 , 令人想象无尽” , 更有许多日韩书法家千里迢迢越海而来 , 只为一睹这“隶楷之极”的碑刻真容 。
在探寻云峰山郑文公碑的过程中 , 最令我欣喜的是“邂逅”了李清照 。 至此我才意识到 , 这位婉约词宗本就是齐鲁大地的女儿 , 她和丈夫赵明诚隐居之地—青州 , 距莱州还不到三百里的路程 。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 一纸朝廷的诏令结束了赵明诚与李清照十数年的归隐生活 , 夫妇二人青州归来堂上赌书泼茶的逍遥日子就此结束了 。 此番出仕 , 赵明诚正是作为知府赴任莱州 。 当时 , 他轻装先行 , 在莱州打点好诸多事务后便将李清照从青州接来同住 。
那一晚 , 李清照的车驾停留在青州与莱州间的昌乐县驿馆中 , 潇潇微雨、昏昏暮色里 , 李清照写下了一阕《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的词 , 其中一句“好把音书凭过雁 , 东莱不似蓬莱远” , 道尽了词人的惜别哀伤 。 李清照显然有些难言的愁烦:那时的朝廷已显露出颓势 , 凶悍的金国虎视眈眈 , 而莱州则是守卫渤海湾南岸的重镇 。 李清照可能在担忧 , 此一去 , 就再无机会回到家乡 , 再无机会与亲友们共聚一堂 。
幸运的是 , 莱州的时光没有辜负李清照和赵明诚 。 作为一个痴迷于金石学术的人 , 赵明诚一入莱州便听人说起云峰山上的魏碑石刻 , 故而欣欣寻访 , 很快就找到了《荥阳郑文公碑》 。 但细细研究一番后赵明诚却发现 , 这方碑刻乃是下碑 , 是郑道昭因为云峰山的石质更好而重新复刻的 , 另有一块上碑在“直南卌里天柱山之阳” , 也就是云峰山正南方四十里之外的天柱山 。 赵明诚兴致大发 , 遂又匆匆赶往天柱山寻觅 , 终于访得上碑 , 将其录入书中 。
在李清照写就的《金石录后序》里 , 曾记述了夫妇二人客居莱州时关于碑刻字帖的种种收获 。 他们也是在莱州完成了《金石录》的初稿 , 装卷成册 。 想李清照与赵明诚一生无子 , 也许对他们而言 , 这部《金石录》就是二人毕生的心血与结晶 。
只可惜 , 随着金兵南侵 , 徽、钦二帝被掳亡国 。 赵明诚与李清照珍藏一生的古玩文物都毁于战火 , 《金石录》书稿也散佚了许多 , 记录于《金石录》中的《荥阳郑文公碑》也因此被遗忘 。
然而 , 碑石有灵 , 翰墨隽永 。 在山中默默等候了数百年后 , 《荥阳郑文公碑》终于在清代中期时重见天日 。 由此 , 莱州云峰山的碑林再一次赢得了世人的瞩目 , 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