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琼州古城垣:最爱古镇烟火色( 四 )


这是一个过道式的村门,卡在入村的必经之路上 。门不宽,大约两米,但是又高又深,高度有6米,门洞深达3米 。门额上浅刻四个大字“出入康衢”,意思是说这是进出荣堂村的康庄大道 。据村民介绍,此门建于民国时期 。
有意思的是,在此门的旁边还有一个非常简陋的小门,由六七块大石搭成,高不足2米,宽仅容一人通过 。别看它其貌不扬,却是荣堂村悠久历史的见证,村里老人都说,这门建于宋代,是荣堂村最早的村门,是其它村门的老祖宗 。
荣堂村由火山岩筑就,在火山熔岩流冷却后形成的石板上顺势而建 。如今走在长长的黑灰色石头巷里,巷子的地面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岩浆的走势 。
作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奇迹,这个火山石的世界也是一本鲜活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村里的民居历经数百年仍坚固无损,村民就地取材,用火山石盖房子,制作工具和器皿等,村门、村墙、村道、民居、水井,庙宇、牌坊、碑刻等在这里都宛若天成 。
石山镇的另一个火山岩古村落——美社村始建于唐代,村民常常将所崇拜的火山图腾雕刻在屋梁上,这也是生活在琼北火山地区人们共同的艺术图腾 。美社村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名为福兴楼的百年古碉楼 。
拥有五层结构,高约20米的福兴楼采用的是传统的垒石工艺,村民对一块块几百上千斤的火山石进行捶打之后,随后将其依形就势,十分巧妙地垒了起来 。在没有建筑机械的辅助下,完全依靠人力砌筑 。
古碉楼的墙体以大块的黑色玄武岩砌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凝重 。岁月流逝造就墙灰剥落,日曝雨淋带来苔迹斑斑,再加上曾经大炮和飞机在其身上留下的弹洞和伤痕,这些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都在渲染着古碉楼那沧桑和神秘的色彩 。
绕过“福兴楼”,便是“暖心庐舍”,安放在“暖心庐舍”里上百年的“礼让休风”和“光分鳌极”石匾,也令这座古村显得很特别 。
在今天看来,美社村中5米长、2米左右宽、1米多高的“暖心庐舍”有点简陋 。“暖心庐舍”却是有点历史的 。《琼山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琼山“雨雪,卉木陨落,椰、榔枯死过半”;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一月,“霜寒风凛冽,前所未有,贫者冻死,溪鱼多死浮水面……”面对“贫者冻死”的悲惨场景,美社村缙绅乡贤捐钱捐物,在村中修建了这座石头屋,为村里老幼提供御寒之所,供村民烧火取暖,度过严冬 。
采访人员了解到,早先从府城到金江方向,古驿道经过美社村 。于是村中的“暖心庐舍”,逐渐成为路人的歇脚地 。美社村的村民专门准备很多柴火,在气温下降的时候给过路人烧火取暖 。冬天很多的过路者,都喜欢到美社村停一停,到“暖心庐舍”暖暖身子再赶路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