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出现“鱼风暴”,20米内清晰可见!3000斤巨鱼真的存在吗?( 二 )



所以 , 镜泊湖中的鱼类确实非常多 , 央视所报道的“几十种鱼类资源”并不是夸张的说法 , 这也是湖中出现“淡水鱼风暴”的基本条件 。

综合来看 , “鱼风暴”的出现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首先 , 湖区环境优越 , 鱼类储量多 。 从高空俯瞰 , 镜泊湖湖岸线绵长 , 湖汊湖湾众多 , 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栖息 。 全湖饵料充足 , 生物承载力巨大 , 因此鱼的数量非常多 。 专家曾做过估算 , 按照镜泊湖的饵料基础 , 平均每亩水面理论上可产35公斤商品鱼 , 全湖年产量可达3500吨以上 。

其次 , 水体透明度高 。 张祺是“鱼风暴”的发现人之一 , 他曾深潜过国内很多水域 , 对镜泊湖黑龙潭的透明度深有感触 。 国内水体较清的淡水湖 , 其透明度一般为5~8米 , 透明度较低的只有1~2米 。 根据目测 , 镜泊湖黑龙潭处的透明度“至少十几米往上” , 估计有“二十多米将近三十米” 。 理想的水深、理想的透明度为拍摄下“鱼风暴”提供了重要条件 。


再次 , 冬季和初春时节 , 鱼群更加集中 。 镜泊湖的水位和蓄水量并非一成不变 。 每年3-4月份牡丹江干流、大梨树沟河等入湖河流流量变小 , 镜泊湖因此进入枯水期 。 此时的镜泊湖蓄水量较少 , 鱼群密度较高 。

最后 , 人工放流功不可没 。 为发展渔业经济 , 人工放流已成为保证冬捕产量的主要手段 , 投放的鱼苗主要是鲢鱼和鳙鱼 。 鲢鳙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 , 有聚群习性 , 放流的群体大多是统一的规格和鱼龄 , 因此很容易聚群游动 。 另外 , 2020年湖区还放流了50万尾红尾鱼(蒙古鲌) , 2021年放流了40万尾 , 这种鱼在繁殖期亦有集群习性 。

那么 , 镜泊湖里的鱼又为何会出现聚群行为呢?鱼类的聚群形态一般呈团状 , 同体积下的表面积较小 , 有利于躲避外围捕食者 , 提高种群的生存几率 。 同时 , 鱼群聚集成团状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内的食物资源 。 但“鱼风暴”只出现在水位较深、容量较大的湖库内 , 比如三峡水库和千岛湖 , 当然 , 镜泊湖也满足所有的必要条件 。

当地人称湖中有“巨鱼” , 可能是什么?在一些古老的湖泊中 , 往往流传着与水怪、巨鱼相关的传闻 , 比如喀纳斯湖水怪 。 上世纪80年代 , 喀纳斯湖的水怪曾轰动一时 , 很多人都声称在湖面上看到过巨大的阴影 , 长度是游船的两倍 , 背部呈黑色 , 有时会掀起巨浪 , 整个船甚至都跟着颠簸起来!

根据新疆大学生物系专家的分析 , 喀纳斯湖水怪有可能是一种名为“大红鱼”的凶猛鱼类 , 学名为哲罗鲑 。 据记载 , 目前已知的最大哲罗鲑体长为2.1米 , 体重105公斤 , 该鱼种的寿命估计在55龄以上 , 很可能是水怪的原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