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干涸已久的“死亡之海”罗布泊,为何现在碧波荡漾?水哪来的?( 二 )



也许有人会问 ,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 , 比青海湖还要大 , 为什么盐壳结晶是耳朵形状呢?其实这是由物质密度以及水分子蒸发决定的 , 我国西部湖泊大部分是咸水湖 , 钾盐含量比较高 , 随着咸水湖蒸发萎缩 , 盐分浓度就会越来越高 。 因为水分蒸发带不走盐分子 , 所以萎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结晶盐壳 。
而罗布泊本身的地形是中间略高、四周偏低 , 尤其是东部有一个“半环”形状的低洼 , 湖面经过长时间的萎缩以后 , 盐分都集中在这一半区域 , 继而形成了“人耳”的轮廓 。

其实古代时的罗布泊曾是生命绿洲 , 那里曾因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 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咽喉” 。 那里拥有广袤苍凉的雅丹地貌 , 曾经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是河流清澈的山清水秀之地 。
不仅如此 , 罗布泊还孕育出充满神秘色彩的楼兰古城 , 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中滋养着不同于江南的繁华与辉煌 。 但是后期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 , 罗布泊的范围逐渐开始萎缩 , 于上世纪70年代彻底干涸 。

那里变成漫无边际的荒漠 , 没有一棵草、一条溪 , 天空看不见一只鸟 , 毫无生命痕迹 。 夏季气温甚至会达到70度 , 是真正的“无人区 。 ”
也正因罗布泊的恶劣条件 , 这里成为我国核试验的基地 。 因为与其他地区的地理条件相比 , 这里地形开阔、不在地震带上、而且远离城镇 。 众所周知 , 核爆破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 所以完全禁止其他人进入的罗布泊 , 自然成为数十年间研究核试验的不二之选 。

在这里 , 经过长时期的研发与数十次的核武器试验 , 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 1996年 , 我国正式对外宣布终止核试验 , 这代表着我国已经发展成“大国强国” 。 罗布泊自然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的见证者 。
从那以后 , 科研团队在研发过程中留下的生活景象 , 成为罗布泊仅存的痕迹 。 不过最近十几年 , 已经消失了50多年的“生命绿洲” , 再度碧波荡漾 。 是什么原因让干涸已久的罗布泊重新“复活”呢?一切要从它干涸的原因说起 。

二、天灾人祸据官方记载 , 罗布泊在历史上的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 。 我国史籍《汉书》中曾记载了罗布泊的盛况“广袤三百里 , 其水亭居 , 冬夏不增减” 。 东汉以后 , 由于当时的塔里木河中游一段改道 , 导致紧挨着罗布泊西部的楼兰古国 , 用水十分紧张 , 甚至需要以法令来限制国民用水的拮据境地 。
尽管楼兰人为了疏浚河道做出最大的尝试与努力 , 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 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古城 , 再也不似从前那般模样 。 同时 , 盛极一时的丝绸南路 , 黄沙满途、行旅裹足 。 至清代末叶 , 罗布泊水涨时仅“东西长八九十里 , 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 , 仅仅一小湖面积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