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重庆武隆旅游业发展观察:有颜值还得有气质( 三 )


“过去以观光游见长的武隆正在向深度游、休闲游转型升级 , 既要接地气 , 又有国际范 。 ”陈勇表示 , 懒坝用艺术介入乡村、激活乡土 , 丰富武隆旅游业的层次 , 为武隆旅游业注入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 。
在武隆区芙蓉街道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堰塘村 , 一位脚上沾着泥土、头发花白的匠人 , 正在用武隆当地的陶土烧制陶器 。 这位匠人叫李跃华 , 曾走遍全国各地搜寻奇石和陶土 , 去年正式入驻堰塘村 。
吸引他的不仅有武隆的旅游市场和支持政策 , 还有当地的陶土 。 他在武隆的白马、仙女山、长坝等地发现了多达12种颜色的陶土 , 并据此研发出高温细陶、无釉磨光的“武隆七彩陶” 。 多色陶土经过科学搭配、绞融、成型、精修、烧制等近十道工序 , 成为一件件呈现出独一无二“自然山水”的精美陶器 , 表面光亮如镜 , 纹理如山川 , 声音如流水 。
去年7月 , 武隆七彩陶被重庆市外事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评选为2021“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金奖产品和外事礼品 , 也激励出李跃华的干劲 。 “过去来武隆 , 游客想买点当地特产 , 只有羊角豆干、红苕粉等农特产品 , 现在武隆七彩陶成为旅游伴手礼 , 这种‘点土成金’的做法 , 大大提高了武隆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 ”李跃华说 , 希望借助武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进一步扩大武隆七彩陶影响力 。
第三次创业:追求“更美”再出发
从颜值到气质 , 武隆旅游业对“更美”的追求 , 从未止步 。 继1994年和2008年的前两次创业 , 今年武隆提出了“第三次创业” , 重整行装再出发 , 向旅游业高品质发展阔步前行 。
在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 2020年底开放的互动体验式自然教育营地“树顶漫步” , 汇聚了40多个源自德国的森林亲子运动体验项目 。 游客通过260米长的提升塔 , 从地面来到15米高的空中 , 与原来高不可攀的大树近距离接触 , 呼吸森林高处的新鲜空气 。
“森林不是垃圾场”的分类垃圾箱、爱护自然家园的宣传牌等科普教育元素 , 在“树顶漫步”营地中随处可见 。 营地负责人陈方文介绍 , 营地主打自然教育和研学体验 , 重点打造适合3-12岁青少年儿童的自然课堂 。 截至2021年12月底 , 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亲子家庭客户11万余人 , 其中青少年研学师生团队1800余人 。 “亲子家庭在营地体验平均时长在5-7小时 , 拉长了游客在仙女山景区的停留时间 , 也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等产业 。 ”陈方文说 。
在仙女山归原小镇 , 一排临崖精品民宿即将建成开放;在土坯老房改造成的茶馆中 , 在这里上班的村民王万碧正忙着给游客泡盖碗茶 。 运营总监邓淋籍说 , 以前这里紧邻仙女山大景区 , 村民却吃不上“旅游饭” 。 通过加入小镇乡宿联盟 , 20户村民发展起民宿 , 平均每户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 。 小镇还将打造集野奢酒店、创客民宿、艺术文创、农业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 实现都市人诗意田园的“归原”之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