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响堂记事 | 王克震:让铁匠铺回归乡村( 二 )


在英国求学的那些年 , 最让王克震感触的是他们对手艺人的尊重 。 英国手艺人是传统文化的延续者 , 他们很多还身兼着公共职务 , 以自己的手艺为傲 。 “我们常说匠人精神 , 只有经过反复的锤炼、雕琢 , 沉下去打磨 , 才能在细微处发光 。 ”一声声的敲击声更像是在叩问 , 在看似枯燥的工艺里 , 追求自己想要的视觉效果 , 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寻求自己内心的旅程 。 金工之器 , 便是在经历千锤百炼敲打中的创造 , 无中生有 , 以之为用 。
“你用笔写东西 , 和我用锤子做东西 , 本质是一样的 , 只是传达思想的媒介不同而已 。 我能做一个物件 , 上面有我劳动过的痕迹 , 它能永久留存下来 , 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 ”王克震不仅敲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金工大奖 , 还让冷门专业金属工艺在南京艺术学院生根发芽 , 目前国内也只有寥寥几所大学开设了此专业 , 区别于工业化的金属工艺 , 他希望通过手艺的传承 , 让这门小众却优美的艺术门类持续绽放 。


▲王克震的作品《米器》

▲王克震的作品《骨器》

▲王克震的作品《管器》

▲王克震的作品《水器》

我们在寻找响堂新村民的过程中 , 偶然认识了王克震老师 , 因为王老师自称“铁匠” , 立即引发了一个话题——“手工艺与乡村生活”:在传统乡村里 , 铁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 在王克震看来 , 一个铁匠铺的叮叮当当就是乡村热闹生活的背景 , 就是属于乡村的声音 , 响堂幽静的山谷、沿山而居的村落 , 也让他心生向往 。
王老师选中了村中心位置的34号院 , 门前是池塘 , 窗外就是老山 , 两层村屋和一个院子 , 足够容下他的工作室 , 以及研究生们的创作空间 , 这个院子名叫“打做” , “打”和“做” , 都是王克震的日常 , 犹如禅学里的“打坐” 。 他在响堂的尝试 , 一方面是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和展厅 , 也兼容了南京艺术学院的金属工艺专业课程与创作实验基地 , 让传统乡村植入了新的内容;另一方面 , 作为新村民 , 他和他的同事、学生、朋友们也将通过这个院子融入到乡村的日常 , 新的视角和立场 , 会让更多人关注、思考和行动 , 我们有理由相信 , 更多人会带来更多资源 , 赋予乡村更多的能量和价值 。 村民理事会交给王老师一个挺光荣的任务——开发“栀子花”为主题的器物系列 , 期待再过一段时间 , 大家到响堂来玩的时候 , 可以在铁匠王师傅的铺子里 , 顺手买上一款 。


▲“打做”工作室 效果图


▲响堂村景
响堂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新村民” , 这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不同的商业空间、不同的文化项目 , 背后是一个个特定的社群与圈层 , 我们希望响堂的新村民都以主人的姿态“迁入”乡村 , 爱护这里的山川树木 , 爱护这里的溪水河流 , 他们将成为乡村的一部分 , 在这里经商开店、创作展览、教书育人 , 新村民的到来 , 会让乡村拥有发展的新动力 , 也会逐渐重构乡村生活 。 欢迎大家来到王克震老师的“打做”工作室 , 响堂34号院 , 凑巧的话 , 你们可以看见一位很帅的大叔 , 坐在院子里细心敲打一把银壶 , 多停留一会儿吧 , 那把壶很贵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