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黄土地上的红色记忆(走进传统村落⑧)( 二 )


那份举重若轻的气魄 , 就在这一孔孔窑洞里决胜千里 。 周恩来同志曾这样评价:“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 , 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 ”
依山而建 中西合璧
窑洞是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 , 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穴 。 《诗经》曾云:“古公亶父 , 陶复陶穴 , 未有家室 。 ”经过几千年的演化 , 窑洞已经成为人类穴居文明的居住典范 , 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 。
杨家沟的马氏庄园规模宏大 , 风格各异的窑洞式四合院遍布村落 。 被命名为“新院”的四合院建筑 , 是其中最富艺术性的代表 。 这座院落的主人早年曾留学海外 , 后归居于此 , 将西方的建筑风格与窑洞文化巧妙融合 。
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就位于新院 。 窑洞共11孔 , 依山而建 , 地基则是建在从东到西80多米长、9个自然生成形同飞龙的土梁上 。 其中 , 中间3孔前伸 , 外观哥特式尖顶 , 两侧开门 , 内设走廊 , 暗道取暖 , 三通纳凉 。 在它们的左右两边分别是3孔中式、日式窑洞 。 在新院东、西两侧又各有一窑洞前伸 。 从空中看 , 这些窑洞凹凸交错 , 三面凸出 , 两面缩进 , 呈“山”字形 , 喻义住宅、家业像泰山一样稳固 。 窑洞的窑檐下有8个精美的石雕龙头 。
窑内设置寝室、书房、会客室和厨房、粮仓、卫生间 , 水磨石板铺地 , 地板下走烟道 , 地暖清洁卫生 , 舒适温馨 。 窑前门台宽敞 , 置纳凉桌凳 , 院庭开阔 , 落落大方 , 东南城堡式院墙围绕 , 门洞上方额题“新院” 。
旧院地势较新院略低 , 二者由一座水推云小石坡相连 。 坡路全部由废脚石插成水推云图案 , 每当雨水从上流过 , 这些云朵就会呈现出向上缓缓飘动的视觉效果 。
九曲转灯 陕北风情
作为陕北民俗风情的重要分支 , 杨家沟村民俗以其独有的特色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 村内现存的民俗文化主要有6种:古庙会、刺绣、面花、剪纸、秧歌和九曲 。
九曲是在黄河流域流传的民俗项目 , 是正月里人人参与的活动 , 又叫转灯 。
每逢正月十九下午 , 人们敲锣打鼓 。 浑厚的锣鼓 , 敲击着千百年来人们的希望 , 敲出了黄土地的气势 。 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的图阵 , 沿着九曲回廓 , 放上用泥做的油灯 。
九曲像个城郭 , 又似一个迷宫 , 其回廓没有重复路径 , 因此有人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 。 夜幕降临 , 数百盏油灯同时点亮 , 锣鼓唢呐齐鸣 , 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黄河阵” 。
杨家沟的革命文化资源和建筑文化资源有机相融 , 形成了高度复合的天然影视拍摄基地 。 从革命题材到时代新篇 , 杨家沟的窑洞院落、古桥路畔 , 为各种影视片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实景 。 近年来 , 米脂县投资2.97亿元打造集红色文化游、农耕体验游、农家乐、游乐园等为一体的大杨家沟景区;投资2.56亿元建设杨家沟红色科技产业园 , 定位于窑洞民宿、窑洞文化、红色文化游、红色教育培训等功能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