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琼州大地上的一首回旋诗( 二 )


如今规模宏大、风姿绰约的骑楼建筑群,是海南人勇闯南洋、荣归故里的生动注脚 。
海口骑楼老街:琼州大地上的一首回旋诗
文章图片

建筑风格丰富多样
1920年前后,水巷口一带水域开阔,商船可直接开至家门口,故起名为水巷口 。当时的水巷口街是海口老城最繁荣的码头,一时间,政商名流纷纷在此建楼兴业 。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个个老街品牌商号,骑楼可谓商贾络绎,烟火稠密 。街坊在上,商铺在下的建筑特色,抵御着风吹雨打,守护着一方市井烟火 。
作为南洋舶来品的骑楼,与新加坡唐人街“牛车水”、马来西亚槟城建筑具有相似之处,虽然有高有低,但为了生活便利,一般不超过两三层的落差 。而后为了保护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也并未对骑楼进行增高改造 。长筒屋,骑楼百年建筑形态 。上世纪建造骑楼之时,临街铺面可谓寸土寸金,受占地面积限制,只好选择将铺面门脸儿修建狭窄、增加室内长度得以扩大室内面积 。长筒屋内一般设有一到两个天井,用以解决通风和采光问题 。
海口骑楼老街:琼州大地上的一首回旋诗
文章图片

无缝相连的骑楼墙体,透露着南国儿女们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与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 。细节之处透露着房主的不同审美,大肆彰显海南本土风俗民情 。骑楼建筑第一大特色廊柱,将欧洲特色与东南亚气息融于一身;长方形、三角状、马蹄形、弓形……造型多样的窗楣,处处透露出工匠的智慧;骑楼立面顶部,单孔或多孔洞的女儿墙借建筑智慧减少风力负荷,以“横三段对称式”构成一条条波浪般流动的绝美天际线;狭长的木质百叶窗纷繁多姿,时光穿过一道道窗间缝隙,再现往昔旧颜 。
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灰塑艺术,是骑楼老街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 。在湿热多雨的海南,灰塑是主要的装饰形式,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海南图纹体系 。五彩斑斓彰显民间特色,各式图案象征月圆人满,灰塑艺术集雕刻的立体感与壁画的色彩感于一身,在风雨流转间记录着一座古老建筑的涤故更新 。
风格多样、中西合璧、充满异域风情的骑楼建筑群,凝结着浓厚的南洋文化,也记录着后人对历史的尊重与保护 。
海口骑楼老街:琼州大地上的一首回旋诗
文章图片

历史文化韵味深厚
风帆辗转南下,落脚琼州大地,琼州文化与闽南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目前海南岛的汉族居民先祖多来自福建,莆田籍者更为众多,海南多地史料族谱仍有着“先祖迁自福建莆田”的相关记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