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乐山大佛“花脸”症复发,“修佛先治水”成文保专家共识( 二 )


国家文物局官网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乐山大佛保护工作大事记》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对乐山大佛进行了至少7次的维修,维修的重点都在如何解决“大佛老爷”黑脸这一难题。
在1962至1963年第一次对乐山大佛维修期间,主要是对大佛的头、肩、两手、膝和双脚进行了修补,表层抹灰通过传统捶灰和混合捶灰两种方式进行。就是在这次维修之中,技术人员发现,大佛的鼻子并不和身体一样由石头雕刻而成,而是木质的。
长期研究乐山大佛的乐山当地文保系统退休员工卢浩(化名)告诉上游新闻采访人员,至今为止乐山大佛的鼻子依然是木质结构,这既是工程结构的需要也是传统技术要求,历次维修都没有进行变更,“木质的大佛鼻子也带来了问题,木质材料较石材更容易产生黑斑,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每次都是鼻子先出问题”。
乐山当地学者2013年发表的论文《乐山大佛“黑鼻子”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显示,经过取样分析发现,目前乐山大佛的鼻子部分的保护涂层已被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碳化是乐山大佛“黑鼻子”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大气污染对“黑鼻子”形成的影响不显著,防治乐山大佛“黑鼻子”问题的关键点是抑制该区域的微生物生长。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老少皆知的唐诗对乐山地区气候情况进行了高度概括,乐山当地阴雨连绵的天气以及随之而来的潮湿,对于大佛“黑鼻子”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卢浩在工作时曾对乐山大佛景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完整的调查,他的勘察发现,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区域的地面水经过自然渗透,渗入山体之后便形成了地下水,部分水流通过水体循环的方式从大佛身体等处渗透出来,同时受到自然降水的影响,“乐山大佛的本体常年是湿润状态,这不仅给微生物的生长带来合适的环境,也利于较大的植物包括苔藓、草本植物等生长,它们不仅让大佛有了黑鼻子,还使整个佛像看起来都是偏黑色的,这实际就是生物病害。”
新闻记者|乐山大佛“花脸”症复发,“修佛先治水”成文保专家共识
文章插图

多种“疾病”困扰大佛
除了大佛面部的“皮肤病”之外,红色砂岩上雕刻而成的乐山大佛还面临着多种“疾病”的侵蚀。乐山大佛景区党工委书记左小林曾向当地媒体介绍说,乐山年降雨天数超过180天,雨水和崖壁渗水直接侵蚀大佛本体,不断诱发各种病害。位于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长期在露天风吹日晒,本体为脆弱的红砂岩,水害诱发的风化、生物病害等问题非常突出。
2019年4月发布的《乐山大佛勘测维护阶段性成果白皮书》披露,乐山大佛整体病害类型为风化,水害,生物植物侵蚀,佛身小型片状或者岩石发育脱落,后期修缮材料空鼓、开裂、脱落等,具体表现为2001年进行修缮的材料层空鼓、开裂、脱落,面积约30平方米。上游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2019年出具的这份乐山大佛的体检报告,对于大佛本体病害出现的原因主要归纳为大佛胸腹部岩体带状渗水产生了溶蚀作用,直接导致早期修缮材料“脱胶”,逐渐剥离。报告同时认为,植物在修复层裂隙处滋长,加速了修复层起鼓、开裂、失稳,大佛空鼓区域共发育裂缝52条,佛体及两侧崖壁范围内共有维管植物56种,佛体及两侧崖壁范围内维管木本植物16种,根系发达的构树、黄葛树及栾树都存在于大佛相关区域。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