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
古代关于孝顺的故事3: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
古代关于孝顺的故事4: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
文章插图
有关于孝心的故事有哪些?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
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
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4、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
5、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如下:
1、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 。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 。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 。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 。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 。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韩柏 风行烈谁厉害 韩柏
- 工作报告的正文包括哪些内容
- 为什么汽车会有积碳产生
- 化妆时什么时候用眼霜
- 山顶洞人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 如何背英语单词背的快
- 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
- qq怎么设置拒收好友的转账
- 梦是如何形成的
- 秋兴其七的赏析和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