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张 横沟正史( 五 )


上面提到了 《犬神家族》(1950) 是我最早读过的一本横沟正史的小说,虽然早就已经忘了剧情 。这部书因为电影的存在,也是其作品中较为出名的一本 。故事从名字——不管是《溅血的遗嘱》还是《犬神家族》——就能看出,这同样是关于家族的案件 。推理的过程还算是勉强让人满意,但是问题在于作案手法实在是太过于凑巧 。仅仅是上个厕所的时间就要把人杀掉,这样的不在场证明也太有难度了 。同样的一个问题,在 《本阵杀人事件》 也提到过,就是多人犯案 。当然,这个案件里面是有人替着凶手处理现场,但是在最初的时候,按照读者一般的思路是绝不会往这个方向去猜测 。因为一旦这样猜测,可能性骤然变多,答案也不会是唯一的了 。
说到这个时候,简直无力对接下来的书籍一一点评了,因为其内在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在太类似了 。简直怀疑是有一个复印机,换换其中的人名地点,就又能捣鼓出一部作品 。《女王蜂》(1951) 也是这样的作品 。住在荒岛上的女主人公来到了东京,结果她要与之相亲的几个对象接连被杀害 。这个故事如果说还有迷人的地方,就是顺便破了女主人公父亲19年前被害的案件 。但是,我总不免说这句话,就是其中的证据仅仅是凶手的在场证据 。人都杀了,事情都过了19年了,仅仅是一点证据还怕定罪么?这个时候的凶手表现的太过冲动,当然了最后的结果也是被杀,避免了无法公诉的尴尬 。至于几个相亲对象被杀的侦破,我根本就没什么印象 。通过排查动机锁定了嫌疑人,然后就一切ok 。
《恶魔吹着笛子来》(1951) 的情境酝酿的极为出色,侦查过程也有传统警察小说一样的跑断腿的描写,犯罪过程的描写也是环环相扣,往往是推理刚有了眉目,但是关键的证人就被杀了 。可问题是,当时候回顾的时候,会发现凶手同样不是一个人,买凶杀人的理由也是牵强 。这次的案件本来已经突破了大宅、孤岛这种封闭环境的限制,进入了正常的开放的社会,本以为会看一场好戏 。结果最后还是落在了动机论上,一旦揭开了杀人的目的,嫌疑人则是迅速锁定,而作案手法也是一笔带过,似是而非的就给出了答案 。这个是让我最为感到遗憾的小说,因为他有一度甚至开始批判现实了,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最熟悉的角落里面,仓促的结尾,让前面的工夫都白费了 。
《三首塔》1970 很有黑色电影的气氛 。故事也是从一份遗嘱开始,然后遗嘱的受益人开始互相残害 。本作的主人公被无端地卷入了其中的案件,被以为是凶手 。在他人的帮助下,她开始了逃亡的路程 。这其中又有大量的有关于爱情、畸情、性虐待、探秘的过程,一路历险,都已经抛开了主线的杀人事件 。但是这段惊险的过程,都已经然人大呼过瘾 。但是还是像是上文说道的狗尾续貂,一旦回到了主线,案件的揭秘又是那么无力,白白的浪费了前面的精彩 。在这个时候,横沟正史似乎已经不知道读者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写一个什么样的书了 。
《迷路庄的惨剧》(1975) 的宣传语上标榜“集大成之作” 。的确,横沟正史作品的经典元素在这部小说里面都是有所体现 。但是经过了前面几本书的洗礼,对于这种程式化的作品已经厌烦了 。更不用说其中的案件的发生也好、破解也好都是掺杂着大量的偶然因素,这个是我无法接受的 。从他的创作历程来看,这本书应该是他经历了转型之后,回归最初的一部作品 。但是手头缺少更加丰富的资料,我不清楚他的转型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也就无法对这种回归做出中肯的评价 。如果转型失败,这种回归就只能是黔驴技穷的表现;而如果转型成功,这种回归则无疑是对自己创作生涯的一个总结 。
在上一部分分别谈了看过的几部小说的感受 。总体而言是失望大于收获 。这其中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毕竟推理小说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在读过的看过的早已经远远超越当时的年代 。所以,这些小说从现在来看多么的不咋地,但是作为推理小说的基石,却是不容我们所忽视的 。当然,仅仅是知道它的文学史意义对于一般的读者也就够了 。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年代,想从他的书中得到阅读快感的可能性真的有限了 。
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分别是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分别是:松本清张、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 。
江户川乱步被誉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没有江户川乱步,就没有日本推理 。本格与变格、社会派与新本格皆源于江户川乱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