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武安古镇”叫响全国,它缘何成为海派文化聚集地( 二 )


茂盛的法国梧桐延绵了一路,将阳光的浓度调和得恰到好处。树荫下,西式咖啡馆和简餐店外的露天小桌永远不乏细品慢嚼的食客。每走几步就能发现美食,法式面包的香味还未散去,咖啡的味道又扑鼻而来。
或许在某一个午后,当你慵懒地点上一杯咖啡,坐在阳光里发呆,突然发现,走过你跟前的竟是你非常喜欢的演员、导演或者是作家。不要觉得惊讶,他们同样乐于和你攀谈几句,聊聊好书,电影,甚至是一段独特的旅行。这是都市为你“变”出的魔术,文化的磁力场就是能赋予这样的可能。
海派|“武安古镇”叫响全国,它缘何成为海派文化聚集地
文章插图

海派|“武安古镇”叫响全国,它缘何成为海派文化聚集地海派|“武安古镇”叫响全国,它缘何成为海派文化聚集地
文章插图

戏剧文化,为“武安古镇”注入灵魂
除了吸引年轻潮人的咖啡文化、品牌文化,“武安古镇”最不能忽视的当属熠熠生辉的戏剧文化。上海最知名的文化地标之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即坐落于此。每当华灯初上,打扮精致入时的都市男女和华丽上班族们便会相约在此,这里全年365天都颇具人气。看话剧,是他们的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时至今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依旧是申城看话剧的首选地之一,2021全年观众达 70.9万人次,全年总收入 1.54亿元,创上话成立以来历史新高,“50元公益票”售出了4130张。虎年新年伊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依旧精彩不断:悬疑话剧《无人生还》、音乐剧《I LOVE YOU...》红色舞台剧《浪潮》、悬疑话剧《原告证人》接踵而至。
文化对一条街道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00年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厦建成的那一天,同样是在这条单行的小马路,既没有咖啡馆也没有精品店,除了两排梧桐树,便只剩下孤零零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前身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与上海青年话剧团。这两个话剧团,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上海乃至全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激流勇进》《中国梦》《陈毅市长》《清宫外史》《三剑客》《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等名剧至今仍为老观众们津津乐道。
海派|“武安古镇”叫响全国,它缘何成为海派文化聚集地
文章插图

但改革开放后,传统的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投入的方式一度难以适应复杂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在转变为机遇之前,首先带给文艺院团的是一连串需要直面的挑战。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残酷事实,将话剧事业一度推向谷底。
那是生存艰难、市场萧条的日子,当时的人民艺术剧院只有一间小小的排练厅和排练厅旁的一幢六层小楼,对于这块宝贵的土地,当时大多数人的设想是建造员工宿舍,但时任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的杨绍林却顶住层层压力,最终决定修建一个剧场。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