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五大功臣的结局 神龙政变( 四 )


2、《唐中宗李显本纪》:“神龙元年正月 , 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易之、昌宗 , 迎皇太子监 唐中宗李显
3、国 , 总司庶政 。大赦天下……乙巳 , 则天传位于皇太子 。丙午 , 即皇帝位于通天宫 , 大赦天下 , 唯易之党羽不在原限 。”
4、《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是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五个人的合传 。《敬晖传》只说他有诛杀张易之、张昌宗的功劳 , 对过程毫不涉及;《袁恕己传》则只说他参与了诛杀奸臣的谋划活动 , 参与了政变;《崔玄暐传》也只简单地说他有诛贼拥立之功 , 却不提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劳 。《桓彦范传》是五个人的传记中 , 也是《旧唐书》所有章节中对神龙政变描述最为详细具体的 , 联系其他的枝节内容 , 以下将尽可能地还原这个重要政变的真实面目 。
唐朝时期发生的神龙政变 ,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神龙政变 , 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 , 是神龙元年(705年) , 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 发动兵变 , 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 。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 , 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力图拥立李显为君 , 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 , 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 , 随即包围集仙殿 , 逼迫武则天退位 。
次日 , 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 。第三天 , 禅让 。第四天 , 李显正式复位 。二月初四(3月3日) , 复国号为唐 。
神龙政变-第二次玄武门之变武则天655年也就是31岁时成为皇后
674年 , 也就是50岁时 , 加号“天后” , 与高宗并称“二圣” , 参预朝政 。
十年后 , 684年 , 高宗驾崩后 , 60岁的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 。
六年之后的690年 , 66岁的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 , 改国号为周 。
正式称帝15年后 , 也就是705年 , 81岁的武则天在病重期间 , 被推翻帝位 。
至此 , 武则天个人独柄大权21年 , 开始参预朝政长达31年 。
而被推翻的事变 , 因为发生在后来被称为唐中宗神龙元年的时间 , 因此后世把这场政变称为“神龙政变” 。
“神龙政变”是由一群忠于李唐王朝的大臣发起 , 得到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支持 , 也是以玄武门为主要地址的政变 。
主要时机是因为武则天年纪太大 , 又处于病重的状态 , 对权力等控制能力下降 。
而她所宠爱的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的才能一般 。
具体故事资治通鉴中是这样的记录的 。
唐中宗神龙元年(乙巳 , 公元705年)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 , 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居宫中执政 , 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 。
张柬之问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说:“将军今日的荣华富贵 , 是谁给的?”
李多祚流着眼泪回答说:“是高宗大帝给的 。”
张柬之说::“现在大帝的儿子受到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小子的威胁 , 难道将军不想报答大帝的恩德吗!”
李多祚回答说:“只要对国家有利 , 我一切都听相公安排 , 不敢顾及自身以及妻儿的安危 。”于是自己指天发誓 , 并且与张柬之、崔玄等人一同定下了铲除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计谋 。
当初 , 张柬之接替荆州都督府长史乡人杨元琰的职务 , 二人一同泛舟于长江之中 , 当小船漂到江心时 , 谈到了武则天以周代唐的事 , 杨元琰慷慨激昂 , 有救助大唐的志向 。张柬之入朝作了宰相后 , 便推荐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 , 并且提醒他说:“您大概还记得我们当初在江心泛舟时所说的话吧?今天这项任命可不是随便给您的呀 。”张柬之还任用了桓彦范、敬晖以及右散骑侍郎李湛 , 都让他们担任左、右羽林将军 , 把禁军交给他们指挥 。这件事引起了张易之等人的怀疑和忧虑 , 张柬之于是又任用他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 , 张易之等人才放了心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