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 。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 。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铁杵 。
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从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都能成功 。
拓展资料:
铁杵成针:[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详细解释
1.【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2.【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3.【例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 。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0字左右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205字故事梗概如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
有一天,李白趁老师不在学堂,就又偷跑出去玩耍,他走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问老婆婆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回答他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
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对他说只要天天磨,总能越磨越细,最后肯定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后深受感动,从此用功读书,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
(2)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扩展阅读:
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杵:舂米或捣衣的棒 。谚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出处】宋朝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翻译】传说李白曾在象耳山中读书,学业还未完成,就离开了学堂,经过一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问老妇人磨铁棒做什么,老妇人回答说:“想磨成绣花针” 。李白深受感动,返回学堂完成未完成的学业 。
【例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关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聪明,但是不喜欢念书,经常不上学而是偷偷跑出去玩 。一天,李白又趁老师不注意,跑出学堂后在街上溜达 。这天阳光明媚,照的人暖洋洋的,李白想“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多出来玩耍,享受一下阳光,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后来李白走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看到河边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棍在石头上磨 。李白很好奇,于是就走过去问道,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我想绣花,但是家里没有绣花针,所以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 。”老婆婆说完,就低下头继续磨针了 。
李白听了这话以后大吃一惊,“铁杵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却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只要我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老婆婆的这番话,让李白很惭愧,他恍然大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不也应该如此吗?
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于是他赶紧跑回学堂,翻开书本,从此认真读书,再也不逃学了 。
(3)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概括扩展阅读: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烷烃和烯烃熔点沸点是怎样的
- 给我一些心酸的句子
- 你什么我什么的成语
- 为什么家里的蜘蛛不能打死
- 床上的小白虫要怎么消除
- 冰箱的寿命是多少年
- 路灯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 怎样控制酸雨
- 汽车加低标号油有什么影响
- 隐藏蚂蚁森林有什么用 蚂蚁森林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