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卫鞅不遇嬴渠梁,那么他很可能始终只是一个士子,或周游列国,或归隐山林,因为放眼当时的七国国君,唯有嬴渠梁能够理解卫鞅的变法和雄心壮志,并给予绝对的支持 。没有嬴渠梁,那么卫鞅绝对不会从大良造做到左庶长这等高级官员,更不可能成为受封十五邑的商君 。
卫鞅的变法属于裂变,剧变,地动山摇之变,此等变法是要拔除秦国老旧的传统,在秦国进行一场清洗,换血,这势必会动摇很多贵族和老世族的核心利益 。如果没有嬴渠梁这样坚定变法,生死托付的雄明君主,商鞅变法是很难成功的,很有可能在变法中途就夭亡了 。而商鞅轻则受到秦国守旧势力的排挤被驱逐出秦国,重则身死道消 。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嬴渠梁不遇到商鞅这等百年难遇的大才,他也很难让秦国在自己手中重新强大起来,更不可能收复河西和秦东的失地,甚至反过来要求不可一世的大魏国割让土地 。
说到底,嬴渠梁对商鞅是一个“信”字,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话在嬴渠梁身上得到了绝对的体现 。而商鞅对嬴渠梁,是“一个义”字,君以国士待我,我必死士报之 。这样的君臣合在一起,就是完美的信义二字 。
君臣之间的生死相依,肝胆相照,勠力同心,再加上权力运用、阴阳谋划、公心公力等诸多因素,最终让秦国在绝地求生,赢得了二十年的休战和变法的宝贵时间,最终在烽烟和夹缝中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于是秦国重新富饶起来,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移风易俗,奖励耕战,积极备战,同时完善新法,明正典刑,加强依法治国,并且以长远的眼光重新选定秦国的心脏,由旧都栎阳迁都到新都,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秦朝都城——咸阳 。
魏国在这段历史的表现里的确十分不出彩,不仅显得不道义,更多的是显得愚蠢,从君到臣都透露着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愚蠢 。
其实魏国一开始也是有明白人的,但也只有这唯一的明白人,之后的领过人物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致命性缺点 。这个明白人是谁呢?他就是魏国老丞相——公叔痤 。
公叔痤是老谋深算型的人物,能文能武,并且有相人之能,就连大才卫鞅曾经都是他门下的弟子,在他手下当了六年的中庶子(侍从)
在公叔痤领政时期,卫鞅只是个小小的中庶子 。但是公叔痤却从这个小小的中庶子身上看见了麒麟之才,并且认为他可以领导大魏国走向巅峰 。
公叔痤死前曾和魏王有一次密谈,公叔痤对魏王说:“若我王不用卫鞅,则请杀之,切勿让此子逃往他国 。”由此可见卫鞅在公叔痤眼中是怎样的优秀,这样的人才如果能为大魏国所用,是大魏国的福运,如果不能,则会成为大魏国的祸患 。
但是刚愎自用的魏王一向看重门第和出身,认为小小中庶子翻不起什么大浪,更不足为惧,于是没有听从公叔痤的话,而是放过了卫鞅 。
这个愚蠢的举动,成为了魏国衰落的开始 。
在这段历史中,魏王的表现欠佳,并且越老越欠佳 。在魏王当政的前期,他还表现出了一缕雄主的气势,懂得利用自己的霸权和强大实力联合山东五国一起灭秦,最后妄图独吞秦国 。只是由于后来立场不坚定,任用了和饭桶公子卬和太子申作为左膀右臂,并且听信太子申和公子卬的愚蠢言论,而不听庞涓的攻秦主张,坚持要先进攻赵国和韩国 。这样,魏国一次又一次放过了隔壁邻居秦国,让其有了崛起的时机 。
庞涓其实不算愚蠢,但他的为人却有毛病——太过自负和善妒,而正是这两个致命的缺点,最终害死了他自己 。
庞涓出身鬼谷子门下,是标准的兵家,善谋略,有计策,很多次,庞涓的军事决定都促进了魏国的征伐他国的进程 。但庞涓的自负让他看不起卫鞅,他的善妒又惧怕卫鞅,怕卫鞅是第二个孙膑,所以庞涓不重用卫鞅,而是将其软禁 。最终,一代名士卫鞅被他从魏国生生逼走,最终选择了栖身秦国,强秦变法 。正是因为庞涓,才导致了魏国白白流失掉了那一时期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
第二,在桂陵之战和马陵道之战中,由于个人情感压过了理性,庞涓一定要杀孙膑而后快,为此,庞涓两次中了孙膑的计策,分别在两次战役中损兵十万和十四万,并且自己也在马陵道之战中战败身亡 。这两次战役显然都是不明智的,这两战虽然耗损了赵韩两国的元气,但是更多的是耗损了魏国自身的元气,是导致魏国霸权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
公子卬——饭桶,饭桶和饭桶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什么被称为百味之首 百味之首指的是什么
- 云南旅游|云南旅游5部曲,读懂之后过来旅游稳如狗
- 为什么敷面膜要在晚上9点之前
- 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 世界四大吝啬鬼
- 龙之谷满级多少
- 移栽树木怎样提高成活率 移栽树木之后如何提高成活率呢
- 黑之宣告的人物介绍
- 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矛盾
- 股东退股后之前债务还有责任吗
- 子期是什么意思 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