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延禧攻略 怡亲王( 五 )


胤祥在临终时已经病的神志不清,但偶尔清醒时还念念不忘的是修筑堤坝的事情,一再叮嘱部属要仔细勘探,否则水患会对运河两岸百姓造成严重的灾害 。
胤祥最终没有等来堤坝修筑完成,没有看到运河两岸百姓不受水患侵扰的喜悦,当年五月初四胤祥因积劳成疾去世,享年44岁 。
胤祥就好像诸葛亮对刘备父子那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去报答他的皇帝四哥雍正对他的知遇之恩和国士无双的待遇,正所谓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性命报君 。所以最终胤祥为了报答雍正的知遇之恩还是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胤祥死后雍正悲痛万分,雍正特许胤祥死后不用像其他兄弟那样改名为允字,而恢复其本名胤祥,就这样胤祥成为清代唯一不用避讳皇帝名讳的大臣 。雍正追思胤祥的功劳,决定打破满清以军功立铁帽子王的规矩,破格给予了胤祥家族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待遇,胤祥也由此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九位铁帽子王 。
胤祥生前年轻时就与老三胤祉关系不太好,胤祉曾经轻视过胤祥的生母敏妃,并且在敏妃去世时胤祉理发,不尊重敏妃 。所以胤祥自幼就与胤祉关系不好,但胤祥后来经历了康熙朝的大起大落,把事情都看得淡了看得开了,他和胤祉的关系稍微有所缓和 。
但胤祥去世后,胤祉也不悲伤,还在胤祥的葬礼上迟到了,于是引起了雍正的震怒,雍正决心在胤祥死后替他出口气收拾一下胤祉,因此雍正以胤祉不念兄弟亲情为罪名将胤祉褫夺爵位圈禁于景山永安亭,胤祉被圈禁两年后抑郁而亡 。
从胤祥生前死后的待遇来看,可以说雍正对胤祥真的是恩宠和信任有加,但胤祥始终保持着谦恭谨慎,这也使得雍正越发信任和依赖于他,可以说胤祥和雍正是非常绝佳的组合,就如雍正曾经感慨的说过:“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 。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
雍正与胤祥的兄弟搭档为后来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雍正的功绩至少要有一半的功绩是属于胤祥的,可以说清朝的巅峰“乾隆盛世”是雍正与胤祥兄弟二人共同努力打下的基础 。
写在最后
所以历史上的胤祥可并不是侠王,他在康熙朝经历大起大落磨练出来的谦恭谨慎就注定了他不能成为无所顾忌的侠王,但胤祥绝对算是历史上的一代贤王,他辅佐雍正为日后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础 。

怡亲王延禧攻略 怡亲王

文章插图
历届历任怡亲王都有哪些?胤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
贤亲王胤祥:圣祖仁皇帝玄烨十三子 。雍正元年(1723年),封为怡亲王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薨,谥曰贤 。
怡僖亲王弘晓:胤祥七子 。雍正八年(1730年)袭怡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薨,谥曰僖 。
怡恭亲王永琅:弘晓次子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袭怡亲王 。嘉庆四年(1799年)薨,谥,曰恭 。
追封怡亲王绵标:永琅二子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嘉庆四年(1799年)卒 。嘉庆五年(1800年),追封为怡亲王 。
怡恪亲王奕勋:绵标长子 。嘉庆四年(1799年)袭怡亲王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薨,谥曰恪 。
怡亲王载坊:奕勋长子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袭怡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薨 。
怡亲王载垣:奕勋二子 。道光五年(1825年)封怡亲王 。咸丰十一年(1861年),赐自尽 。
追封怡亲王永福:胤祥四子宁良郡王弘晈二子 。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亲王 。
追封怡亲王绵誉:永福四子 。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亲王 。
追封怡亲王奕格:绵誉三子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袭固山贝子 。咸丰八年(1858年),卒 。同治三年(1864年),追封怡亲王 。
怡端亲王载敦:奕格二子 。同治三年(1864年)恢复怡亲王世爵,由载敦继袭,同时追封先祖永福、绵誉、奕格为怡亲王 。光绪十六年,薨,谥曰端 。
已革怡亲王溥静:载敦长子 。光绪十七年(1891年),袭怡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薨 。光绪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6月),追夺爵 。
怡亲王毓麒:载敦二子溥耀长子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怡亲王 。民国三十七年九月(1948年10月),薨,年四十八 。
真实历史上的“十三爷”怡亲王允祥是怎样的一个人?据说是一个聪明伶俐、识人善用、待人和善的非常贤明、品德高尚的人 。不过这也是从史料中,和雍正对他的评价当中看出来的,至于他到底是不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也不可能亲眼看见,所以肯定也不知道的 。而十三爷允祥是雍正的铁杆粉丝,他俩关系非常好,所以雍正对他相当倚重 。喜欢的人,对其评价自然是好的,至于朝中大臣们,看在皇帝的份上,应该也不会说允祥什么坏话 。所以我们所知的的历史上真正的十三爷允祥的样子,也只能从正史当中看了 。不过,要说到这个允祥,倒也是个厉害人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