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失业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二 )


9.铸币税: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货币持有者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称为铸币税 。
10.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名义利率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
11.事前实际利率:事前实际利率指借款人在签定借贷合同时所期望的实际利率 。
12.事后实际利率:事后实际利率是按照借贷合同上的名义利率所最终实现的实际利率 。
1.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 。
2.贸易顺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值小于出口总值 。
3.名义汇率:是指两国间货币的相对比价 。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是什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如下:
消费价格指数(CIP),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这些产品包括制成品和原材料 。
拉氏价格指数(Laspeyres index,或称拉斯拜尔公式)以基期数量计的加权价格指数 。
帕氏指数(Paasche index,或称帕煦公式)以报告期(现期、本期或计算期)数量为权数的价格指数 。
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 。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
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
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在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
潜在国民收入: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力、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量,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或发挥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
实际国民收入:和总支出水平相一致的均衡收入,它由整个社会(该国家)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总而构成的总需求水平决定 。
IS曲线:从产品市场均衡要求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这一点出发,可以得到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相互关系的曲线,即IS曲线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