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一叶渔船两小童( 三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一叶渔船两小童】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娇女诗》—西晋·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娇语若连琐,愤速乃明划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掇紫蒂,萍实骤抵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槅 。翰墨戢函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屣履任之适 。止为荼菽剧 。吹嘘对鼎鬲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
9.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
古代有些诗歌描写的是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
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 。
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位山野孩子蓬头垢面,衣衫简陋,沿河找个杂草丛生人迹罕到的地方,随意而坐,静心垂钓 。
草丛几乎掩没了他的身影,远处有人高声问路,他急忙高举小手,招摇应答,不敢吐露半点声音,原来他是怕问答之声惊散了鱼群,才如此沉心静气,小心谨慎啊 。诗歌通过静默无声的“遥招手”一个细节,把垂钓小儿担惊受怕的痴情迷态写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如睹其人,如临其境之感 。
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
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崔道融 的《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 。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 。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
诗歌纯用白描,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