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京城千年冰雪缘:民间普及 冰场竞技( 三 )


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市区内的西单、东单以及国贸都开辟了环境更舒适,设施更加现代化的室内冰场。尽管新兴冰雪运动场馆在管理服务、器械设施和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大幅提升,但与传统的“老冰场”相较,尚未占据绝对优势。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可否认:新兴冰雪基建与老百姓之间缺少相互联系的文化纽带是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一座座冰雪基建拔地而起,但部分居民尤其是北京籍居民对新场馆的心理认同有待加强。以上文提及的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什刹海冰场为例,2015年冬季的日均客流量保持在3000人次左右,周末和节假日更是高达10000人次。许多市民认为如果冬季没有去什刹海冰场或者北海冰场嬉冰,这个冬天是不完整的。
北京在2015年7月31日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后,北京市冰雪场地的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到今年冬天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北京市属公园设置了冰上运动、雪地运动、冬奥主题展三大类活动,已开放十一处冰雪场地,总面积达到六十万平方米,可提供40余种冰雪活动。
凡此种种,皆深深植根于北京地区千年冰雪文化传统,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这片冰雪文化沃土中实现文化与体育的融合。如今,“沉睡”在文物与文献中的冰雪文化以另一种全新的形式被“唤醒”,与北京的城市文化相结合,真正让历史活了起来。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北京晚报 | 作者 林硕
流程编辑:u029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