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我在海底遇见你( 三 )


陵水自由潜教练叶游是这方面的高手 。他喜欢盘腿坐在洒满阳光的露台上,缓慢吐尽肺里的空气,接着收缩横膈膜,让腹部塌陷出一个大坑 。然后他“使坏”般用十指抠住自己的两幅肋骨,顶压横膈膜使之绷到极致 。接着保持这种状态,一直到忍耐的极限,再恢复呼吸 。这种空肺训练非常有用,每次下水前做几次练习,闭气时间就有肉眼可见的延长 。
也可以尝试在游戏中进行憋气训练 。游戏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不会过分沉浸在缺氧的恐惧中 。最后掐表一算,玩着游戏的闭气,明显比什么都不做的闭气,坚持的时间更长 。
例如,和潜伴一起玩海底猜拳 。两名潜水员下潜到规定深度后,开始玩“剪刀石头布” 。赢的人上升一步,输的人原地不动 。在海水的阻力下,双方“慢镜头”出拳,然后这个游戏就会越玩越快 。无论输赢,两人都在与体内的氧气消耗做赛跑,争先恐后想早一步出水呼吸 。
憋气训练其实练的是身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力 。这背后藏着一个小知识:人憋气一段时间后,之所以会感到难受,四肢发热、浑身发麻、横膈膜频繁抽搐,想要尽快大口呼吸,并非因为缺氧 。实际上,此时肺里的氧气足够支撑人的身体需求,触发大脑呼吸渴望的是逐渐积累的二氧化碳 。
如何提高身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力?只要在开始觉得难受时,告诉自己再坚持几秒 。撑到横膈膜开始抽搐、更加渴望呼吸时,再坚持几秒 。像这样,每次往前挺一挺,二氧化碳耐受能力慢慢就能训练出来了 。在这个与身体本能抗衡、拉锯的过程中,玩玩游戏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
“我横隔膜抽搐的时候,还会继续默数20下,学会放空冥想,呼吸渴望就没那么强烈了 。”三亚自由潜水教练田缘经常这样开解他的学员 。“不过,等到你突然感觉很舒服时,就要停止闭气了,不然容易黑视昏迷 。”
他的静态闭气时间能有4分多钟,而我没到这层境界,所以他的这番体会到底是真的,还是属于“吊一块糖果”鼓励学员努力训练,我持保留态度 。
不可否认的是,自由潜水更像是一种对身体极限的不断驯服 。尽管存在难度,但当你真的一级一级“越过山丘”,收获的也会是加倍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
水肺潜水在海底等一朵“花”开
玲珑的狮子鱼操着闲庭信步的姿态,有一搭没一搭地追逐一名水肺潜水员 。后者背着沉重的气瓶,有些狼狈地倒退踢蹼,在小鱼儿面前“节节败走” 。当双方累得偃旗息鼓时,摄影师调整抓拍角度,一鱼一人入了镜,就这样成了新闻照片里的主配角 。
这是2021年国庆节前夕,我跟着新华社海南分社摄影采访人员杨冠宇在分界洲岛潜水拍摄时的花絮 。当时我们围着海底沉船游走,寻找拍摄素材,不小心闯入了一条狮子鱼的领地 。它仿佛是黑暗中的王者,带着气场现身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