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指的什么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二 )


2,东汉:东汉光武中兴后,提倡俭朴,六宫称号只剩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禄不过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无爵秩,只在岁时赏赐充给 。皇子封王,妾数原无限制,此时也定制,正妻称妃,妾不得超过四十人 。
3,隋朝:隋开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礼》,省减其数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_,视正七品 。又采汉、晋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
4,唐朝: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制,设置有:赞德二人以代夫人,秩正一品;宣仪四人以代九嫔,秩正二品;承闺五人以代美人,秩正四品;承旨五人以代才人,秩正五品;卫仙六人以代宝林,秩正六品;供奉八人以代御女,秩正七品;侍栉二十人以代采女,秩正八品;添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 。
5,宋朝:宋与唐制大同小异,只有少许差别(如增置了贵仪、妃仪、婉仪等) 。
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 。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 。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 。
6,明朝:明太祖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 。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 。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 。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 。
6,清朝: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 。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 。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 。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 。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 。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 。东六宫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宫 。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 。
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每岁选内务府属旗秀女,内务府主之 。秀女入宫,妃、嫔、贵人惟上命 。选宫女子,贵人以上,得选世家女;贵人以下,但选拜唐阿以下女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代后妃制度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指的是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指的是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住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 。《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 。"《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 。"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 。"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 。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 。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 。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 。
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 。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 。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 。《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 。《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 。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 。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 。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 。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 。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