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哪首诗 我辈岂是蓬蒿人( 二 )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哪里“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出自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 意思是抬头仰面朝天 , 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 , 我怎么可能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呢?
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 骄傲得意的心情 , 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自信和自负的心理 , 自己不可能是草野之人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 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 , 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
扩展资料
李白得到唐玄宗召见入京 , 终于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 激动异常 , 即刻回到老家与儿女告别 , 并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 。
《南陵别儿童入京》此诗用直陈其事的赋体 , 又兼采比兴 , 夹叙夹议 ,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 在豪放跌宕的笔调中 , 洋溢着诗人积极奔放的生活热情和慷慨激越的进取精神 , 诗人求用心切、受宠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 。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实现抱负的极其喜悦的心情和豪迈自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陵别儿童入京

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哪首诗 我辈岂是蓬蒿人

文章插图
我辈岂是蓬蒿人含义是什么?整句话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又岂会是平庸之辈 。
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 蓬蒿都是野外草本植物 , 这里将没有当官的人比作蓬蒿人即草野民间的人 , 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
创作背景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 , 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 , 谋帝王之术 , 奋其智能 , 愿为辅弼 , 使寰区大定 , 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 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
天宝元年(742年) , 李白已四十二岁 , 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 。他异常兴奋 , 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 , 立刻回到南陵家中 , 与儿女告别 , 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 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
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什么意思“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思是“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句子所在原文:白酒新熟山中归 , 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 , 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 ,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 , 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 ,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 我辈岂是蓬蒿人 。
句子所在原文赏析:
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 , 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 , 谋帝王之术 , 奋其智能 , 愿为辅弼 , 使寰区大定 , 海县清一 。”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后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 , 异常兴奋 。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 , 立刻回到南陵 , (今属安徽)家中 , 与儿女告别 , 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
“白酒新熟山中归 , 黄鸡啄黍秋正肥 。”开头两句是说 ,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 , 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
诗的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不仅点明了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 , 而且白酒新熟 , 黄鸡啄黍 , 显示一种欢快的气氛 , 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 , 为下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
“呼童烹鸡酌白酒 , 儿女嬉笑牵人衣 。”这两句是说 ,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 , 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衣服 。
“高歌取醉欲自慰 , 起舞落日争光辉 。”这两句是说 , 激情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 , 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
诗人接着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 , 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 , 这时更是酒兴勃然 , 为了欢庆奉诏 , 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 , 神情飞扬 。显然 , 诗人的情绪也感染了家人 , “儿女嬉笑牵人衣” , 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