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学好语文 语文的重要性( 三 )


年轻时阅读的面不妨宽广一些 。不要局限于某一类,某一国,某一个时代 。无论什么,都要学会拿来随手翻翻,读目录,读个大概,捕捉有效信息,在极短的时间里判断这本书是什么性质类的书,有没有阅读价值,是值得精读,反复玩味,还是只是泛泛而览即可 。
读书最忌讳只读不思,只读不结合自己的经验常识去作体验与想像 。
有些书虽然是名著,但是,并不一定就适合你 。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兴趣,也有每个人的风格 。如果一本书,你读不进去,虽然是名著经典,也不必勉强 。这里可能有多种原因 。有可能你的知识面不够,理解力也没有达到阅读这本书的要求 。还有可能你对书里面提到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 。因此,不必勉强 。如果是能力还不够,不要紧,将来随着知识面的扩大,生活经验的丰富,思考能力的提高,还可能会再次遇到 。比如羊羊刚才说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本书就读不进去 。这本书无疑是经典名著 。读不进去不要紧,因为你还小,还没有朝花可拾,甚至现在朝花还没有开,自然没有那种感觉 。等到童年逝去,再来回头看看会有点意思的 。一个人只有读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才会兴致勃勃地读下去 。但是,要使自己有思想深度,也不可能全凭兴趣去阅读 。人类思想史上,有一些东西,读起来非常难,但是,一旦在思想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自己不仅能够体验到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所以,有时也要像吃菜一样,甜酸苦辣咸等等各种滋味都要尝一尝 。品尝百种滋味,才能够作出精准的选择 。有时读了一本坏书,远比交了一个坏朋友还要糟糕 。所以,也不是都是开卷有益的,这需要我们自己有一种分辨能力 。阅读,不一定都要读文学作品,也可以读历史、读科学、甚至读数学、物理、化学及其他科学常识科普类的读物 。比如《全球通史》之类的读物也可以读读 。
最后说一下写作 。写作能力是前面提到的三种能力的最后的集中表现 。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字障碍的话,能说就能写 。但是,在现实中有许多人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进入写作阶段就麻烦了 。还有一些人阅读很多,但是,就是进入不了写的状态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光吃草,不挤奶 。读得越多,越是眼高手低 。阅读,特别是阅读一流的作品,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眼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去配合写作,不去立即将阅读的东西通过写作消化,那么,越是阅读,越是眼高手低 。到后面越动不了笔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许多人那里 。
所以,我倡导阅读、思考与写作一定要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阅读 。以写带读,而不是读了再写,而是边写边读 。唯有写才能够检验一个人的阅读质量 。你的阅读有没有什么心得体会?有时读了似乎觉得懂了,而且有许多心得体会 。但是,真正动笔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读的许多东西只是一知半解,半懂不通 。写的过程很容易发现这个 。而且即使真正懂了,写的过程,伴随着思考与相像,可能又会有新的体会,有新的视角 。写是最能够将人的心思重新梳理一次 。所以要养成经常动笔写的习惯 。你会写了,就不怕将来没有成果 。写是最能够调动你的思想能量的一种工作 。经常写的人,口才也会慢慢跟着变好 。思维也会跟着越来越缜密 。写着写着,渐渐你会觉得词汇不够用了,知识不够了,见识肤浅了 。这个时候,你会把一切知识信息都纳入自己的眼界,供自己筛选与甄别 。
语文的听与读,是知识信息摄入,说与写是思想见识的输出 。这四种活动是综合在一起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互相融合 。无论你学什么学科的知识,最终都要通过语文能力才能够得以展现 。上个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要求复旦新生入学,第一门课就考语文,考完即判试卷,不及格者,其他学科无论怎样优秀都不予录取 。他的理由是,你语文都不行,其他的学科也不会优秀到哪里去,即使优秀了,也无法实现其最终价值 。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有道理的 。我小时候,曾经各门功科都不好,但是,我很小就喜欢阅读,就喜欢写作,记日记 。这些习惯虽然没有给我带来高分,即使写作也只是比别人多几分作文而已,但是,这个习惯却给我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
语文是最好的思维工具 。学好语文能够有效地将不同的思想资源与信息资料都纳入自己的思维过程中 。学习与创造都离不开这个工具 。另外,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也离不开语文带来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底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