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行走古村落“敛米放花”吉家营( 二 )


岁月变迁,时代更迭,现今村内多为郝、李二姓。郝姓人氏认为,“吉”就是“好”,郝姓住在吉地属于好上加好,人丁兴旺。清乾隆年间,吉家营郝氏家族是密云潮河以东、承德以西最大的乡绅富户,有东西两院六套四合院,房屋百余间,门楼影壁、砖雕石刻,古色古香。郝氏以耕读传家,劝勉子孙要做到勤稼穑,丰五谷,知诗书,明事理。“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农耕以立命,读书以修身,世代相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郝氏后代子孙多芝兰玉树。村里现存西院阁门一座,门楣横匾上书“里仁为美”四个楷体大字,语出《论语》,为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北大的郝姓子弟手书。
抗日战争时期,吉家营未能幸免,遭到日寇两次焚烧屠戮。古老的营城在炮火中成了一片断壁残垣。
漫步吉家营,四周青山如黛,静谧安详,鸟鸣之声不绝于耳。这里是长城脚下,山峦尽头,不远处有险峻的长城关口,有被专家誉为“华北物种基因库”的雾灵山林场。天空高远,空气清明。营城遗存的东西两座城门上,分别题着“镇远门”“吉家营门”,字迹模糊。和许多营城不同的是,两座城门并不相对,而是分别对应两条街道,街道两侧的巷子也没有一定之规。之所以如此,据说一是依山就势,二是为迷惑敌方,万一发生巷战,容易打击敌人。
数百年风雨剥蚀和战火焚烧,城墙早已残缺,东墙被修缮过,南墙坍塌严重。登上东城墙,营内人家尽收眼底。老屋不多,个别民居的烟囱、屋脊,还保有明清建筑风格。除了门洞、城墙,村内还遗有阁门、古槐、古井,见证着岁月沧桑。
走在村子里,你无法想象这座小小的营城内外竟曾有九座庙宇,供奉着十几位神灵,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山上的石头,村边的小清河,无不写满了传说,被老人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述着。明代《四镇三关志》、清代《昌平山水记》《顺天府志》,对吉家营城均有记载,北京市文物局在此立有长城文物保护碑。
如今的吉家营古风犹在,民风淳朴。常见山畔数人,或荷锄而行,或耕于田间;亦见耄耋老者,安然闲谈树下。村庄祥和,人心安定。坐在古城墙上,蓝天如盖,阳光正好,吉祥的吉家营真是有着远离尘嚣的大自在。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也丹
流程编辑:u060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