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探访京城大运河畔年味儿:龙灯会、小车会、高跷会,不见不散( 三 )


花会|探访京城大运河畔年味儿:龙灯会、小车会、高跷会,不见不散
文章图片

里二泗高跷会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 ,花会云集的里二泗除了小车会 , 高跷会也颇负盛名 。
高跷会 , 门里人称为“大秧歌”或“秧歌档儿” , 按会谱中记载的名称是“解仙会” 。 高跷的历史悠久 , 在《列子·说符》中就有生动的描绘 。 北魏时称之为“长跷” , 宋时则称为“踏跷” , 清末才称“高跷” 。
高跷的活动在 通州相当普遍 , 几乎遍布全区 , 有徐官屯路灯老会、大松垡高跷会、东堡高跷会等 , 其中最早的高跷会是明朝天顺年间的永顺镇牛作坊高跷会 。据不完全统计 , 20世纪50年代初 , 通州有60多档高跷会 , 80年代还有28档 。
里二泗高跷会有300多年的历史 , 至今已有14代传人 。 村里操办的高跷会一般会在春节前一个月开始练习 ,为春节、正月十五的表演做准备 。
年过七旬的村民徐宝瑞是负责教授高跷的老师傅 。 他介绍 , 里二泗高跷角色包括武角4个、文角4个、俊锣2个和丑鼓2个 , 有时还会增加丑婆和花子 , 共14个人 。 角色多是《水浒传》中的梁山英雄人物 , 除了表演各种动作 , 更要依据锣鼓点一步一拍的踩点儿表演 。
与小车会演员的高龄化不同 , 里二泗高跷会的成员多是少年 。 2008年 , 里二泗村村委会在村办小学制定并实施了培育少年高跷会计划 , 40多位青少年参与 , 成为第14代传人 。
“里二泗高跷会是民间秧歌舞 , 几百年来经过十几代人的口传身教 , 传承至今 。 最大的特点就是朴实无华 , 唱词丰富 , 我们保存了58首旧唱词 , 还改编了多首唱词适应新时代 。 ”徐宝瑞自豪地说 。
半截河武跷会
“ 比高跷技术含量更高的是武跷 。 ”张喜浦说 。 56岁的张喜浦是半截河村武跷会的非遗传承人 。 他介绍 , 半截河村武跷会成立于1948年 。 曾在北京市石景山农民运动会上获花会表演二等奖 。 以前每年春节的初一、初二、初五 , 以及村里比较重要的欢庆活动上 , 都会有武跷会 。
“其实说起来 , 半截河武跷会也算是一种早年间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 我们本地的表演技艺师承自武清县高村乡的台头村 , 而台头村武跷的表演技艺又师承武清县河西务镇扶头村 。 当时的教师就是扶头村的刘殿昌 。 但有意思的是扶头村武跷会在表演时所打的会旗又写着‘通州进香老会’ 。 ”张喜浦说 。
张喜浦介绍 ,高跷分为高、中、低三种 , 分别叫高跷、中跷、跑跷 。 高跷根据表演上的不同特点 ,又有文跷、武跷之分 , 文跷腿子高三四尺 , 主要是踩扭和情节性演出 。 武跷腿子矮一截 , 只有两尺高 , 更多展示的是技巧 。 两者的表演人数、角色设置、表演技艺和队形变化都不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