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是太监吗 董允( 二 )


董允就是这样 , 在宦海风浪 , 人生漩涡中 , 始终恪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 , 为蜀汉、为人民着想 。因而受到蜀汉士民的尊重 , 将他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称之为“四英” 。即使他的脚步已经远去 , 蜀汉人民依然怀念他 , 想念他 。为此 , 董允家乡的乡民于分水镇大悲村董允坝为他择地建墓 , 传说为衣冠冢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时任泸州刺史的阮时升曾修葺董允墓 , 并立墓碑和诗碑各一块 。阮时升在其诗中盛赞董允的道德功绩:
功著两朝存故里 , 人亡千载只孤坟 。
山河未改生前旧 , 禾黍今瞻陇下耘 。
遗冢有墓犹识性 , 荐萍无主独悲君 。
遥知英爽依然在 , 欲挽炎精日已曛 。
时间已经过去了1700多年 , 三国纷争 , 蜀汉风云 , 早已随着历史的浩浩湍流 , 在我们的叹息与默哀中 , 悄然而去 。但是董允却不然 , 历史记住了他 , 人民记住了他 。董允和他的故事 , 像千年不朽的胡杨树 , 无论历史的风沙怎样肆虐吹打 , 依然年轻美丽 , 碧绿常在!

董允是太监吗 董允

文章插图
董允是谁 , 他的一生有何成就 董允是谁 , 他的一生有何成就
董允 , 字休昭 , 是三国时期的蜀汉重臣 , 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为“四相” , 他的一生秉心公亮 , 一心匡主 。诸葛亮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 非常重视 。尽管董允在史书中的记录很少 , 但是仍然在历史中留下了姓名 , 在《三国志》中有单独立传 。
董允是谁 , 他的一生有何成就1
董允 , 字休昭 , 南郡枝江人 。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 , 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为“四相” 。
董允小的时候 , 跟随父亲董和从荆州南郡搬迁到益州 , 后来 , 董允在益州牧刘璋手下为官 , 刘备夺得益州后 , 继续任用董允 , 还任命他为太子舍人 。
刘禅即位后 , 董允与费祎同为黄门侍郎 。诸葛亮北伐在外时 , 董允负责在宫中辅佐君主 , 维护蜀汉后方的稳定 。董允为人恪守正直 , 礼贤下士 , 所以后来他又被加封为辅国将军 。
大司马蒋琬病重后 , 董允以侍中兼尚书令的身份 , 协助大将军费祎代理军国大事 。公元246年 , 董允在成都去世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 , 淡泊名利 , 政绩显著 。他去世后 , 蜀汉人民都表示惋惜 。
董允是谁 , 他的一生有何成就2
1、董允是个怎样的人
董允 , 字休昭 , 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 。知道他的人或许不多 , 毕竟史书中对他的记录少之又少 。然而他深受当时蜀汉百姓的爱戴 , 与诸葛亮、费祎(yī)、蒋琬被并称为“四相” 。
他的'父亲董和曾效力于刘璋 , 任职期间以身作则 , 清贫节俭 , 也是深受爱戴 。曾被豪强排挤 , 在即将被调离之际 , 城中百姓挽留他的多达数千人 , 因此得以留任;临终时家里竟无哪怕一旦粮食 。
受其父亲以及良好的家风影响 , 董允一生也是秉心公亮 , 一心匡主 。诸葛亮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 非常重视 。
《出师表》我们都知道 , 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上伐魏之前 , 给后主刘禅上书的千古名篇 。诸葛亮除了在文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而劝勉刘禅外 , 还推荐了几位有能力且值得信任的朝中大臣 。
董允就是其中之一 , 诸葛亮在原文中这样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 此皆良实 , 志虑忠纯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 事无大小 , 悉以咨之 , 然后施行 , 必能裨补阙漏 , 有所广益 。”
2、诸葛亮为何看重董允
我们都知道 , 先帝刘备死后 , 诸葛亮殚尽竭虑 , 事事躬亲 ,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诸葛亮这么重视他 , 竟然让刘禅只要是宫中之事 , 不管大小都要去咨询他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