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斑头雁的词条( 五 )


一方面是缺氧的环境 , 另一方面是耗氧量巨大的飞行运动 , 斑头雁是怎样做到的?困扰多年的难题 , 最近被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联手解开了 。
斑头雁飞过的路
在鸟类漫长的迁徙旅程中 , 能量消耗巨大 , 飞行途中越省力越实在 。对于鸟类来说 , 能量消耗低的飞行有两个关键点:一要控制飞行高度 , 越高越费力 。在8000米高空 , 飞行所需的最低动力比海平面处要高50% 。二要乘风而行 , 也就是利用气流 , 搭个顺风车 。
斑头雁的穿越喜马拉雅山之旅 , 行程艰难 , 它有没有按照节约能量的关键点来飞行呢?生物技术研究团队 , 给印度、中国青海湖、蒙古的91只斑头雁装上了GPS定位器 , 观测了它们一年两次的迁徙行程 , 记录下雁儿400多天的数据 。
秋天的南下行程 , 斑头雁平均历时81天 , 迁徙3152公里 , 最高的飞行高度达到7290米 。春天的北上行程 , 斑头雁平均历时47天 , 旅程超过3000公里 , 最高的飞行高度达到6540米 。虽然最高飞行高度超过7000米 , 但是斑头雁在超过6000米处的几次飞行时间都很短 。95%的时间里 , 斑头雁飞行在5489米以下 。
上图是斑头雁飞行的地图 , 图中彩色线条是雁儿的实际路径 , 白色线条是最短路径 , 白色十字星是喜马拉雅山脉处超过8000米海拔的几座高峰 。斑头雁的实飞路程比最短路径长了112公里 , 偏向青藏高原的东边 , 绕过了最高的山峰 。
斑头雁选择了沿着山谷飞行 , 尽量降低海拔高度 。虽然有高飞的能力 , 但是它们不会超越山顶 。斑头雁做到了长途迁徙中节约能量的第一条 , 控制飞行高度 。
那斑头雁有没有做到节约能量的第二条:乘风而行呢?并没有 。
在山区 , 白天的主导风是谷风 , 从山脚吹向山顶的上坡风 。夜晚的主导风是山风 , 从山顶吹向山脚的下坡风 。斑头雁通常在夜间和清晨飞行 , 当它上坡时 , 遇到的是从山顶下坡的逆风 。
在北上行程中 , 最大上坡行程是爬过喜马拉雅山脉屏障 , 进入青藏高原的一段攀升 。翻越高山屏障时 , 斑头雁选择的时间是风力缓和的夜晚 , 而不是热流上升的白天 。从山脚飞行到山顶 , 上行的坡度非常陡峭 , 而斑头雁只花了8个小时就穿越了5000米高差 , 上行速度非常快 , 最低爬山速度为0.8~2.2公里/小时 。
夜间飞行比白天飞行消耗更大 , 但是夜晚的气流比白天稳定 , 湍流更少 。夜行赶路的斑头雁在1天之内翻越了喜马拉雅山脉 , 是迄今为止最长爬坡飞行记录的保持者 。
不依靠上坡风助力 , 斑头雁完全凭借自己强悍的身体 , 挥动双翼 , 飞越了喜马拉雅山脉 。
斑头雁的身体秘密
斑头雁逆风上坡 , 穿越山脉的能力 , 来自于它高效的代谢率 。斑头雁自备一套缺氧环境下的代谢模式 , 支持它自由自在地在高空翱翔 。
斑头雁的生活范围非常辽阔 , 地面上从南到北 , 空间上从低到高 。从海平面的湖泊地带 , 到4000米的青藏高原 , 再到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 。斑头雁一天之内能够攀升6000米的高度 , 相比之下 , 一天之内 , 生活在平原的我们爬到6000米的高度 , 不吸氧活不下去 。一天之内 , 生活在高原的夏尔巴人来到平原 , 也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醉氧”病症 。人类没法适应短期内剧烈的海拔高度变化 , 而斑头雁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 , 它的秘密在于:有2套代谢模式 , 平原时用普通模式;高飞时降低新陈代谢率 , 开启高效模式 。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团队 , 给斑头雁做了风洞测试 。风洞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 , 斑头雁背上传感器 , 戴上呼吸面罩 , 面罩提供着不同高度时的低氧空气(海拔5500米和9000米) 。团队收集了斑头雁在各种高度下飞行时的心跳、呼吸、体温、血氧等数据进行分析 。测试结果证明了:斑头雁飞越珠峰不是传说 , 它能够在模拟9000米海拔高度的环境下飞行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