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蓝色滨州|向海图强壮大海洋经济 兴业兴产铺设特色“蓝色景图”( 三 )


文章插图
渔民展示丰收的盐田虾
202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滨州市“盐碱地里养对虾”的生态渔业模式。滨州市位于北纬38度纬度带上,终年温差大,海水盐度高,自古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盐场。为充分利用滨州市广袤的盐田资源和盐田特有的生态系统,滨州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盐田虾养殖基地,在养殖基地内,渔业企业减少人为干预、模拟自然生态,依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存活下来的盐田虾肉质紧弹、纤维粗、虾青素含量高,成就了盐田虾“体色清亮、肉质紧糯、味美鲜甜、品质野生”的特点。
同时,滨州市渔业企业瞄准“蓝色育种”,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研自育抗高盐的南美对虾,完成在盐田虾养殖领域对国外的反钳制。滨州市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以服务大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宗旨,依靠完整的产业链、敬业的科技团队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对虾良种、良养、良销,种源可选可控,解决了“虾种”这个“大”问题。2021年8月,种苗繁育中心项目、海马养殖及育种基地建设项目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渔港经济园区签约落地。
为更加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践行滨州“经略海洋”战略部署,滨州市推动渔业模式向工业化全面转型,并逐渐向种苗研发和高端加工等终端产业聚焦,从传统型企业转型为科技创新发展企业。滨州市着力打造集科研、育苗、养殖、加工、营销、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风、光、渔、溴、盐”资源,创造性发明了“一水多用”的“貔貅”生态养殖模式:初级海水养殖盐田虾、初级卤水养殖丰年虫等盐田虾优质饵料、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盐田生态系统各板块之间相互承接,将海水的梯度利用与人类工业活动完美融合,实现了海水的综合利用,同时大力探索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资源利用,形成了“上风中光下渔底盐”的“绿色产业链”。
近年来,滨州市依托“生态渔业”,全面优化提升水产产业,除打造水产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国家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外,滨州市还推动建设正海贝类繁育中心、海缘海马育苗基地,培育出一批“育繁推”龙头企业,打造从研发到中试、生产、推广、营销的全产业链条;同时滨州市发展水产精深加工,建设沾化海晟水产加工产业园,引导渤海水产、博兴三荣、沾化昶晟等加工企业开发冷冻调理食品、海味休闲食品、水产预制菜等产品,推动海洋渔业从“初级养殖”向“海洋食品”突破;拓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北海汇泰、博兴方圆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和交易市场,延伸货物集散、加工配送、电商交易等功能,实现海洋渔业“接一连二带三”融合发展。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