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王维的诗 鸟鸣涧王维( 六 )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 。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 。“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余恕诚)
《鸟鸣涧》原文及鉴赏 篇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译文]月亮升起,惊醒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 。
[出自]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诗文解释】
译文一: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 。或许是月光惊动栖息的鸟儿,从山涧处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
译文二: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 。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
【词语解释】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河流名 。王右丞集笺注
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 。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花瓣晒干可以食用 。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
好像空无所有 。
月出:月亮出来 。
惊:惊动,惊扰 。
时:时而,偶尔 。
时鸣:不时地啼叫.
空:空寂 。
时鸣:不时地啼叫 。
赏析:
《鸟鸣涧》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有“诗佛”之誉 。他的山水诗清新自然,时时透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禅意 。
这首《鸟鸣涧》是他众多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玩味 。深秋的夜晚,桂花如雨纷纷飘落,诗人悠闲地在这花雨之中散步;春天生机勃勃的山林,此时了无人迹,一派安宁;不知何时,月亮出来了,无声无息的月光竟把安眠的鸟儿惊醒了,不时发出一两声婉转清脆的叫声 。诗的内容大致就是这样,仔细品味,问题就出来了: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时候?“桂花落”分明是暮秋,可“春山”“春涧”却是春天啊?原来,诗人在这里是用了“联想”“反衬”的手法,实际的时间应该是秋天 。“春山”“春涧”只不过是诗人联想出来用以衬托秋山秋涧的安静的 。春天的山涧繁花似锦、生意盎然,此时却只有淡淡的桂花、偶尔的鸟鸣,两厢对照,当下的静谧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要解决这个问题,须从“闲”字和“空”字上去下功夫 。人心是不会因为“桂花落”而悠闲的,如果是看到落花“触景生情”而有了悠闲自在的心境,那他的境界就低了 。真正的“闲”是了无机心,散淡从容,有此心境的人,外物皆着悠闲之意 。所谓“相由心生”“境从心出”就是这个道理 。“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物之境,而是人心没有任何羁绊,自由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正是诗人的追求,也是这首诗透出的情感 。
总结一下,《鸟鸣涧》突出一个“静”字,用“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的手法,描摹了一幅“静而不死,寂而不枯”的“秋山月夜图”,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天人合一的喜悦之情,景因情设,情景交融 。
王维的《乌鸣涧》全诗是什么?《乌鸣涧》
唐代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译文:
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
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