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班公湖神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让印度人看着水,却没有水喝( 二 )



在历史上 , 印度更多是一个地理的概念 , 即南亚次大陆 , 又称印巴次大陆 , 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 , 为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 。 因为这一区域受喜马拉雅山阻隔 ,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 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 , 所以称为“次大陆” 。 这就是古代印度即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概念 , 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区域 , 而非在民族文化等等领域形成的一个统一的国家 。 所以 , 也便形成了今天这一区域的国家构成 , 印度、印度河以东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位处大陆地壳上;岛国斯里兰卡位处大陆架;岛国马尔代夫位处海洋地壳 。
印度成为南亚次大陆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 与其国土面积不无关系 。 它是该地区的最大国家 , 约占四分之三的土地印度拥有该地区最庞大的人口 , 大约是其余六国人口总和的三倍 。 1858年后 , 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 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 , 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 , 这些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 。


在此之前 , 印度势力从未越过喜马拉雅山脉 。 647年 , 唐朝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 , 四天竺国王多派使者带着财物来 , 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贡 , 但很不凑巧地遇到了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 , 国中大乱 。 王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 , 檄召邻国兵” , 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 , 扫平了天竺内乱 。 其后 , 吐蕃将势力范围延伸到恒河流域 , 并在恒河北岸修建铁柱 , 立碑与天竺为界 , 标明恒河北岸属于吐蕃领土 。 历史上把这叫“立柱恒河” , 此种局面持续了上百年之久 。
英殖民印度后 , 英人以印度为根据地 , 为在亚洲遏制俄国的扩张 , 一些英国官员开始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 。 1947年 , 英属印度解体 , 诞生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 , 印度人继承英国在锡金的地位 , 1949年派军队入侵锡金 , 1975年将锡金并入印度 。 这期间 , 不但延续了英殖民时期向西北方的扩张 , 也引发了在其西北方与诸多国家的领土争端 。 而这也许是班公湖的咸水从历史的层面对印度给出的另外一个“不欢迎” , 如果说 , 把班公湖可以理解为“神奇”的话 , 这才是它的神奇之处 。

历史上 , 印度向其西北方的扩张 , 一直打着怕被“邻国关上水龙头”的口号 。 但实际上 , 青藏高原的水源对于印度来说并不十分重要 ,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强势阻挡 , 印度北部的降水要远大于南部 , 当地农民几乎不用河水的浇灌就能完成种植 , 并不存在干旱少雨的问题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