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北京中轴线上有三座古桥,其中一座修复后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二 )


嘉庆“林清之变”后,钦天监说乾隆时疏浚天桥沟渠致使“水火相争”,才导致奇变。于是“即用两岸积土,将河泊六处一律培垫”,城南之惬意胜景不再。道光元年,两御碑亭因失修也被拆除。
同治年间,东碑移往东侧红庙(弘济院)保存至今,西碑则移往桥西斗姥宫,民国时再移至先农坛,幢顶、幢身、幢座拆散于地,1949年后被埋入地下。2004年底,西碑在先农坛北坛门附近的京青食品厂院内重见天日,现立于首都博物馆门前。
随着新路政的实施,同其他通衢上的石桥一样,天桥也经历了改造乃至填埋的过程:1915年(一说1909年)改为低拱,1927年为电车通行而改平,1934年因扩路拆除了石栏杆,现仍有部分基址埋于路面以下。
2013年,天桥在原址南40米处复建,同时复原两碑,可惜刻工差强人意。
与南城市井天桥遥相呼应的,是前门大街另一端的正阳桥。
正阳桥为正阳门前内城护城河上的窎桥。桥前有正阳桥牌楼,俗称五牌楼,桥对正阳门外大街,即前门大街,有石道直达天桥,“大街石道之旁,搭盖棚房为肆,其来久矣”,是京城最繁华的所在。
正阳桥位置显赫,桥也更为精美,三拱三梁,中为御道。1919年正阳桥改建,桥身加宽9米,桥拱改低,此前已撤去内侧石栏杆,两侧又新做水泥罗汉栏板,四角立铁制灯柱。1922年彻底改平,古桥拱仍保留,1950年代中,拆去条石改铺沥青,1970年代随着护城河改暗河,正阳桥消失于地面之下。
1992年3月,修建正阳门南侧地下通道时,挖出了正阳桥基址及桥东南镇水兽,后原地掩埋保存。2021年考古工作者对正阳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此镇水兽又重见天日。
其实,这镇水兽早已在地下百年有余了,咸丰元年《金吾事例》记载,正阳门外沿河铺户侵占护城河,桥被“侵过石栏杆六七段有余”,证明当年镇水兽已被掩埋盖房,此后的老照片中,再未见过它的身影。
万宁桥的镇水兽,则依然保留着旧日的风范。这座桥在地安门外,是钟鼓楼和地安门之间不可缺少的连接,也是今日中轴线上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为大运河世遗的一部分)。
万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大都的鼓楼东北曾有大天寿万宁寺,是城市中心,据传万宁桥之名亦同其有关。作为通衢要害,桥西还装有水闸,名曰“澄清上闸”,通过提放水闸,沿御河北来的漕船可达“海子”(积水潭)内停泊。明代皇城东扩,御河终为皇城内河,漕船也就再未经过万宁桥了。
清代称此桥为“地安门桥”,俗称“后门桥”。1951年,北京市政府曾对其进行修缮,后玉河改为暗河,桥两侧成为平地,仅剩桥栏。
万宁桥于2000年12月完成修复,河道现宽17米,拱高3.5米,数百年间不同年代的石栏杆并存,元代的古桥上依然车水马龙,元明六只镇水兽也安然无恙,澄清上闸的绞关石和闸门槽也得到保存。万宁桥至地安门东大街之间的御河北段河道已于2009年疏浚修复。2022年,配合中轴线申遗,有关部门计划拆除挂在万宁桥身上的多余管线,并提升周边景观。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