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在国家公园书写青春芳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南|在国家公园书写青春芳华
文章插图
海南|在国家公园书写青春芳华
文章插图
武夷山九曲溪风光。 黄 海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时针指向202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迈出铿锵步伐。
从国家公园里的年轻人到百年林场里的护林员,从大江大河上的水文监测员到高原冰川间的科考身影……点滴努力,汇聚成强大合力,也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近奋斗在一线的建设者们,倾听美丽中国建设历程中的动人故事。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四川、海南等10个省份。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实现了重要生态区域的整体保护,涵盖了所在区域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了最具影响力的旗舰物种。
在每个国家公园,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巡护、监测、记录……见证着国家公园的成长。
“发现是认识和保护物种资源的前提”
在四川邛崃山脉腹地,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一群年轻人登上海拔5040米的巴朗山进行大熊猫固定样线监测,更换监测雪豹活动的野外红外相机,探寻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踪迹。
跨过小溪,来到草甸,在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邓生保护站工作人员林红强已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来到这里。“发现是认识和保护物种资源的前提。”他说。从2010年大学毕业来到保护站,林红强无数次爬上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拍摄珍稀动植物,深入密林寻找大熊猫的踪迹。
“我们日常的工作很细碎,包括森林防火巡查、病虫害监测、防汛演练,还要对各种盗采滥猎行为进行监管等。”走在刚下过雨的泥泞小路上,林红强格外小心,旁边就是数十米高的陡坡。“工作中最高兴的就是遇到野生大熊猫。”林红强说,整个卧龙保护区有91条大熊猫固定样线,这是根据大熊猫活动区域划出的监测轨迹,野外调查常常能遇到野生大熊猫。
武夷山脉巍峨耸立,穿云拨雾间,一片原生性森林显现眼前。2021年7月,一群来自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年轻人,到武夷山开展为期3年的生物本底调查,对武夷山全域生物资源进行一次大规模统计。
“要守护好我们的生物资源,这项工作十分紧迫。”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主任张惠光说,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武夷山丰富的物种、基因、生态系统资源。这次本底调查,就是希望通过摸清“家底”,进一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