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问答的意思 渔樵问答( 二 )


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 。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 。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 。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
【渔樵问答的意思 渔樵问答】《渔樵问答》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为中国十大古曲 之一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 。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萧鸾编纂《杏庄太音续谱》。《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
由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杨表正修订曲谱,配制歌词 。清代琴家又略去歌词,将曲调稍加改易,成为独立的器乐曲 。此曲优美清逸,以对答式的旋律,描写渔夫与樵夫的对话 。
赏析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 。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 。
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 。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 。第1段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曲有一定的隐逸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
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构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 。历史上最有名的‘渔’的代表是东汉的严子陵,早年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 。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 。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历史上‘樵’的代表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 。
现在的谱本有多种 。《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 。现存谱初见于明代 。
评价
《渔樵问答》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 。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 。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 。
《渔樵问答》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 。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 。
扩展资料:
《渔樵问答》存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1560年) 。萧鸾解题为:“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 。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
近代《琴学初津》说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
“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此话并非正解 。虽然此曲有一定的隐逸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购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渔樵问答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