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祥富|闫祥富:圆仁翻山到宿城 一带一路千古行( 二 )


“自此山头有陆路到东海县 , 百里之程 。 ”自此山头 , 是指连云镇南面这个山头 , 这个山头有陆路到东海县 , 从这里到东海县里有百里的路程 。 圆仁大师在这里说的非常清楚明白 , 从连云镇南边这个山头翻过去以后有一条陆路可以到东海县里去 。 他就把走这条陆路的起点确定在连云镇的南山 , 没有别的选择 。 说从高公岛一溜海边去东海县只能是误入歧途 。
闫祥富|闫祥富:圆仁翻山到宿城 一带一路千古行
文章图片

四月五日 , 圆仁在日记中是这样记录的:“船人等语云:「从此南行 , 踰一重山 , 廿余里 , 方到村里 。 今交一人送去 。 」这是新罗人与圆仁的对话 。 新罗人把在海边深山去宿城村如何登山、翻山 , 山路路里 , 都说得一清二楚 , 并交一熟路新罗人送去宿城 。 还是南行、登翻连云港的南山 , 走山路廿里 , 到宿城 。 这新罗人也太够朋友了 。 这里哪有走高公岛去宿城的半点意思?请各位注意:圆仁大师写的是“从此南行……” , 这个“南” 字是表示他走的方向 , 他是向南走的 , 向南走干什么去呀?去宿城村 。 千百年来 , 老窑人问:你上哪去哎?那人回答:我上山南呢 。 而不说去宿城 。 山南成了宿城的代名词 。 连岛人也是这样说 , 因此有“山南” 、“海北” 的称呼 。 就从这个“南”字 , 就可以确定圆仁在唐839年四月五日去宿城是从连云这个“澳” 登岸并岀发的 。
【闫祥富|闫祥富:圆仁翻山到宿城 一带一路千古行】如果按另外两种说法:从高公岛登岸 , 不仅是没有新罗水手带路 , 宿城是在高公岛的西边 , 方向不对 。 高公岛向南应该是方洋港小丁港那一带了 。 黄窝与高公岛差不多 , 不再多说 。
圆仁接着写道:“便将一人相从前行 。 石巖险峻 , 下溪登岭 , 未知人心好恶 , 疑虑无极 。 涉浦过泥 。 申时 , 到宿城村新罗人宅 。 ”这段文字记录了他当时与新罗带路人翻山走过廿里山路到宿城新罗人宅 , 这山路上的大概情形是:石巖险峻 , 下溪登岭 , 涉浦过泥 , 而且有两处 。 圆仁在攀登连云南山时 , 从一开始就爬土坡路 , 步步登高 。 大约从海边开始计算走有二、三里时 , 爬上连云小南山一个叫小马腰的地方 。 到这里 , 四十多岁的圆仁大师应该感到小累 , 身上岀小汗 。 新罗人因经常走这条廿里山路 , 这时他不会有什么感觉 。 他会安排圆仁等人在这里小休一会 。 从小马腰往上叫大马腰 。 大马腰这段山路不长 , 大约有一里 , 也就五、六百米 , 它不仅仅是坡度大 , 山体坡度约在70度以上 。 此段山坡上的岩石多、大、陡 , 正如圆仁所述的“石巖险峻” 。 大马腰这段山路是从连云到宿城这廿山路中最难走的一段路 。 圆仁说它“石巖险峻”真是切如其缝 。 爬上这大马腰顶上就是天险变通途 , 接下去走的就是圆仁所说的“下溪登岭” 。 “下”就是“下”吕端山西坡 , “溪”实际就是黄窝龙潭涧的上游叫乌龙涧 , 因平时涧中水小 , 圆仁把水小的涧叫“溪” , 也不为错 。 “岭”指乌龙涧西坡 , 即大龙岭的东坡 , 山民称“北大岭” , 基本上是土岭 。 这大龙岭两侧共有九条支岭 , 山民又把大龙岭叫做九龙岭 。 圆仁写的“下溪登岭”就是走下吕端山 , 跨过乌龙涧 , 登上北大岭 。 登岭后 , 就开始“涉浦过泥”了 。 “浦”就在北大岭向南向下 , 两侧高岭 , 中间夹一凹地 , 两侧高岭的雨水都集中这峡长的约一里多的一沟洼里 , 终年水不干 , 水草、芦苇、大蒲丛生 , 圆仁经过这里 , 当然是“涉浦过泥”了 , 再往前走 , 下了风门口 , 还有一段水塌地 , 走过去 , 又一次“涉泥过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