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世遗录|紫禁城:庑殿顶上的“五脊六兽”( 三 )


文章图片

小跑的等级
明清两代有明确规定 , 出去太和殿的“十全十美”外 , 其他建筑上的小跑都必须用奇数 , 数目根据建筑的等级增减 , 而且最多为九个 。 这一规定执行的模范自然是故宫了 。 保和殿、皇极殿为九个 , 太和门、斋宫、中和殿为七个 , 东西六宫、昭德门及景运门北侧宫墙为五个 。
仙人|世遗录|紫禁城:庑殿顶上的“五脊六兽”
文章图片

保和殿西侧的两层脊兽 , 值得注意的是上层最后的小跑个头偏小 。段旭 图
仙人|世遗录|紫禁城:庑殿顶上的“五脊六兽”
文章图片

斋宫东侧顶 。 段旭 图
仙人|世遗录|紫禁城:庑殿顶上的“五脊六兽”
文章图片

约景运门北侧宫墙处 。 段旭 图
太庙、孔庙显然属于级别比较高的建筑 , 其主体建筑均使用了九个小跑 。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 ,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 , 与太庙和孔庙合称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 但其政治地位明显要比太庙和孔庙略低 , 因此主体建筑的小跑为七只 。 这一等级的还有北海公园(明清的帝苑)、鼓楼、普度寺(清朝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在北京的住所) 。
仙人|世遗录|紫禁城:庑殿顶上的“五脊六兽”
文章图片

太庙祧殿西侧顶。 段旭 图
太和殿的鸱吻
在晋代之后的记载中 , 出现“鸱(chí)尾”一词 。 中唐之后 , “尾”字变成“吻”字 , 又称鸱吻 , 吻兽通常置于古代大型建筑屋脊上的“避邪物” , 守护家宅平安 , 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 在太和殿正脊两端各有一只鸱吻 , 既是防水构件同时也起装饰作用 , 这对鸱吻堪称目前国内古建中最大的一对 。 大型鸱吻都是由数量不等的琉璃构件拼接而成 , 这样既便于烧制也容易施工 。 吻件按大小分为“二样”至“九样”不等 , 而太和殿正脊上的鸱吻是我国现存古建中最大的一对正吻 , 是由13件构件拼接而成 , 因此也称“十三拼” 。
仙人|世遗录|紫禁城:庑殿顶上的“五脊六兽”
文章图片

太和殿上的鸱吻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脊饰中 , 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或者人物形象 , 无论是在类型、外形构造 , 还是在颜色使用上 , 都与宗教设想中的庇护理念相关 。 脊兽 , 这种想象产物的构形与其内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才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脊饰的文化价值原因所在 。 正如梁思成先生说过的 , 屋檐上的神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 , 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