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桥|除了老北京熟知的“锁龙井”传说,北新桥还有怎样的历史?( 五 )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复建的理郡王府大殿
“赴美王府”写尽如烟往事
从北新桥地铁站B口出来向北 , 路东的胡同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 , 依次命名为北新桥头条、北新桥二条和北新桥三条 。 其中的三条在1965年整顿地名之前称为“王大人胡同” , 曾经居住在这里的“王大人” , 就是明末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
在大明朝最后时刻 , 他始终陪伴着崇祯皇帝 。 崇祯在景山歪脖子树自缢后 , 王承恩也紧跟着“殉节” 。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 , 对王承恩此举大加褒奖 , 不但在崇祯帝的思陵旁为他修墓立碑 , 还将其事迹写入了《明史》 。 王承恩生前的府邸 , 在清代则摇身一变 , 成为“理郡王府” 。
进入到民国 , 理郡王家族荣光不再 , 此时整个家族已经分为四大支 , 各自占有原王府的部分房产 。 为了生计 , 理郡王家族里的人 , 开始打起各自的算盘 , 琢磨着变卖祖宅来换取钱物 。 1928年 , 国民党北伐军进入北京 , 并更名为北平 。 之后不久 ,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看准中国政权交替的特殊时期 , 派出亚洲艺术分馆负责人贺瑞思·杰恩来到北平 , 开启了费城博物馆在中国的“购买之旅” 。 已经破败的理郡王府银安殿一下子被他相中 , 经商讨 , 贺瑞思只花费了8200美元(约合今天的81000美元)便买下了大殿 , 这里面还包括了拆卸、打包装箱和关税的费用 。
北新桥|除了老北京熟知的“锁龙井”传说,北新桥还有怎样的历史?
文章图片

1928年被拆除前理郡王府旧照
贺瑞思还找了一位助手 , 这位助手不是别人 , 正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英文教师伊莎贝尔·任萨姆 。 在她的帮助下 , 贺瑞思于1928年10月初步完成了购买任务 , 大殿被拆卸后 , 部件运抵费城 。
费城艺术博物馆准备在博物馆内重建这座大殿 , 不过1929年10月 , 突如其来的大萧条袭卷美国 , 王府大殿重建之事便被搁置下来 。 这期间 , 始建于1919年的费城艺术博物馆 , 也停止了其他的工程 。 1935年博物馆向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寻求帮助 , 当年11月王府大殿重建工程得以开展 。
1937年 , 理郡王府的银安殿在费城艺术博物馆亚洲馆内开始了重建 。 重建工程经历了很多坎坷 。 首先是大殿的两根主梁 , 每根都有近2000斤重 , 其它的柱子 , 每根也有近1000斤重 , 拼装这些建筑部件着实费了一番力气 。 可能是忙乱中顾不上细致 , 博物馆最终拼接成的王府大殿 , 有两根大梁错了位 , 这也是后来在进行照片对比时发现的问题 , 可是想要重新调换位置已经不大可能了 。
原王府大殿面阔五间 , 但由于是被组装在博物馆二层的翼楼中 , 完全恢复会占据过多空间 , 因此最终方案是将大殿最两侧的两间改换位置 , 作为亚洲馆的入口和出口 。 由于以上原因 , 人们在费城艺术博物馆中看到的理郡王府大殿 , 实际上面阔三间 。 1940年4月5日 , 费城博物馆亚洲馆和其内所陈设的理郡王府大殿正式对外开放 。 从此 , 原本位于北新桥的王府大殿 , 就这样在大洋彼岸“安家落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